本土微博大V的影响力分析

——以江西省新浪微博个人认证用户为例2017-02-0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周智宇 齐亚丽

  从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始,短短四年时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到5.03亿,品牌价值几十亿,成为了研究新媒体发展历程的重要对象。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十分显著。微博市场发展快,用户增长迅速,自然容易滋生一些新的问题。不久前,拥有千万微博粉丝的网络大V @薛蛮子,于2013年8月23日因涉嫌嫖娼锒铛入狱引发网络“公知”大讨论等事件,对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对微博大V影响力的产生与扩大的研究是探究新媒体发展历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为客观掌握“微博大V影响力产生与扩大”的因素,笔者在 @新浪江西 2013年1月至8月每月发布的“江西个人认证微博影响力排行榜”的基础上,对每月榜单上的“江西100V”进行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采访。(问卷刊于http://www.sojump.com/jq/2559995.aspx)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上调查的形式,面向 @新浪江西 发布的“江西个人认证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1月至8月上榜的前100名新浪个人认证微博用户(以下简称“加V用户”)。主办方@新浪江西 除了对上榜用户进行粉丝数考量,还尽可能排除僵尸粉干扰,对“加V用户”的粉丝质量进行了严格考核,因此,样本的影响力大小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整个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包括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jq/2559995.aspx)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包括对“江西100V”的上榜用户,尤其是排行前十的“加V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

  本次问卷调查始于2013年6月30日,截至2013年8月30日。由于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形式的限制,最终有39位用户参与了本次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9份;还有18名“加V用户”接受了网络或电话采访。问卷以非随机形式发放,共设10题,可见附录。

  调查对象的构成如下——

  1.年龄分布:

  

  2.职业构成:

  

  遗憾的是,没有务农农民及宗教界人士填写调查问卷,普通工人、文娱明星和商人受访者数量不多。

  3.收入构成:

  

  调查数据分析

  (一)微博影响力之源

  开通新浪微博及实名认证的时间。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加V用户”中有38.46%的用户于2010年开通了微博;其次是2011年,为28.21%;2009年和2008年开通微博的用户也不少,分别为12.82%(2009年)和5.13%(2008年),而2012年之后开通微博的用户数则比较少,只占15.38%(如图1-1)。可见,新浪微博的繁荣期在2010年到2011年。在接受采访的18名受访者中,17人在2001年之前便接触了网络,而相对较早接触新浪微博的那些用户也相对容易地抢占先机,建立起自己的微博圈,积累了较多的粉丝量。十几年的网络使用习惯使得他们对新兴网络媒介的接受度更高,一般在开通微博后的5到9个月后就成为了“加V用户”。一旦成为“加V用户”,他们在网络世界就更容易获得其他用户的信任,粉丝量也就不再是单纯地递增上涨,很可能通过一级粉丝的二级传播甚至是多级传播实现粉丝量的梯级上涨,类似于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趋势。而粉丝量的积累对于提高微博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图1-1

  谈到构成新浪微博影响力的第二个要素——用户的粉丝量。微博信息的传播呈树状传递,“加V用户”的微博发出后通过粉丝的阅读和转发不断传递,与全国“加V用户”有着明显差异的是,江西“加V用户”的粉丝量明显较少,排名第一的认证用户 @段郎说事 粉丝量为53万,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加V用户”中没有一个用户拥有100万以上的粉丝,10~100万粉丝占17.95%,1万~10万占35.90%,2000~1万占28.21%,2000以下占17.95%(如图1-2)。排除因区域因素对“加V用户”粉丝数目的影响,超过80%的“加V用户”都拥有2000以上的粉丝,同时他们都表示自己未曾通过购买僵尸粉丝来提高自己的粉丝数目,也未曾委托专业的运营团队来协助微博的运营。因此,粉丝量大小对于“加V用户”的微博影响力的意义显而易见。

  

  图1-2

  (二)微博影响力之因

  微博风格。微博的发布(含原创、转发)都有着一定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吸引不同的受众。在接受调查的“加V用户”中,针砭时弊占10.26%,妙趣横生占23.08%,33.33%的用户认为自己的微博是怡然自得型,其次,讲究实用占据28.21%,仅有5.13%是悲天悯人型(如图2-1)。接受采访的用户有着较为一致的观点,微博要能够体现自己的风格,只有保持一定的风格才会吸引喜欢你的粉丝对你关注,与你通过微博互动。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向上、紧跟文化主流的微博风格显然更容易吸引其他人的关注,而从实务派和娱乐派的并立之势也不难看出人们在寻求知识的同时也希望相对轻松地获取信息。那么,倘若能够将你的“干货”信息以一种“添油加醋”的形式“烹调”出来,也未必不是“一道好菜”,叫人“闻香而至”。

  

  图2-1

  促进微博影响力的因素(用户个人认为)。41.03%的“加V用户”认为自己的微博内容有吸引力,认为职务身份让自己有如今的微博影响力的占20.51%,12.82%的受访者选择了个人魅力,2.56%觉得是善于炒作的原因。另有23.08%人认为是其他的原因(见图2-2)。忽略其他原因和借助外力炒作的因素,对其他三种主要因素进行两两组合,有以下几种可能:个人魅力+有吸引力的微博内容;个人魅力+职务身份;有吸引力的微博内容+职务身份;个人魅力+职务身份。可以看出,特殊的职务身份加上有吸引力的微博内容将是扩大微博影响力的最大驱动力。因此,带有一定职务身份的“加V用户”只要精心发布或转发有吸引力的微博内容,不难吸引一定量的粉丝关注。同时,我们发现,在“加V用户”的职业构成中,媒体人、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其职务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扩大其微博影响力(如图2-3)。

  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单纯具备某一个便利条件就会对用户的微博影响力带来多大的影响。相反,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何种原因,自身微博内容有吸引力才是建立微博影响力最为关键的因素。

  

  图2-2

  

  图2-3

  此外,在微博帖子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多样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微博用户因不同的微博内容也拥有多重身份。

  问卷显示,79.49%的“加V用户”是发布者,56.41%也会充当阅读者的角色,认为自己是旁观者(无情感)的占7.69%,围观者(有情感)的占38.46%,还有17.85%的“加V用户”认为自己会是喝彩者,作为推动者的占20.51%,受理解决的占12.82%,15.38%是批评质疑者(如图2-4)。发布者、阅读者和围观者(有情感)构成了“加V用户”在微博传播过程中的主要身份,尤其是发布者占据了样本容量的80%左右。可见,发布原创微博的用户更容易得到粉丝的拥护,在微博传播过程中,时时扮演发布者的身份与微博影响力的扩大息息相关。

  

  图2-4

  关于微博影响力实现的方式,74.36%的“加V用户”选择了分享,其次是指导或释疑解惑,占35.90%,30.77%的用户会声援支持,劝说的占7.69%,25.64%认为是其他的方式(如图2-5)。由此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加V用户”愿意通过微博分享自己的见闻或感受,以分享的态度传递信息更容易在微博上建立联系,从而扩大影响力。

  

  图2-5

  不同的身份拥有不同的思想,也体现着不同的微博风格。赋予微博使用者不同的角色,明确自己在微博帖子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微博的影响力。

  (三)微博影响力之用

  发布或转发微博是使用微博的方式,有着一定的目的性。41.03%的“加V用户”会发布新锐观点、人生感悟等,38.46%会将生活琐事发到微博上,12.82%的“加V用户”偏向专业性,会发布一些行业知识经验,而发布活动(如赈灾、探访、救助等)的用户较少,只有7.69%(如图3-1)。在这些人中没有人通过微博进行广告营销。可看出,越能够体现个人思想的微博用户,微博影响力越大。

  

  图3-1

  微博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江西100V”的上榜用户,尤其是排行前十的“加V用户”进行深入访谈,我们发现,100%的“加V用户”认为微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跟粉丝的互动中建立的深厚情谊,比如接受到粉丝的礼物,活动得到粉丝支持,甚至是得到社会名人的支持等;也包括他们在微博平台获得的重要话语权,当然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合理利用;还包括个人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时间等等,有人坦言“早上醒来刷微博,上班两小时直播是都在刷微博,等候的时候也是在刷微博,反正属于比较多的那种。”

  可见,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开始交融并互相影响,利用好微博这个平台能够对用户的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积极影响。

  结语

  毋庸讳言,本次网络问卷调查在信度和效度上逊色于真正的随机调查,并且受到地区区域性、榜单变化性、网络信息真实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尽完善。但我们仍可以据此得出结论:用户在获得“加V”实名认证的基础上,尽量让微博内容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将自己的思想通过原创微博传达出去,并时常地与粉丝分享互动,有利于扩大微博影响力。同时要注意甄别他人微博信息的真伪,毋为谣言推波助澜。

  (作者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