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基层文明创建见闻:“文明之花”在城乡绽放

2017-05-11
来源:新华社    

  置身东莞横沥镇田头村,广场、庭院、街道和小巷重新演绎在公共空间:整洁有序的街道、整齐划一的公益广告牌、“白墙黑瓦”中颇具地方特色的博物馆……过去林立的旧厂房像“变魔术”般忽地不见了。

  华丽变身的田头村,是东莞推进市镇村一个标准、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由于特殊的市镇两级建制,东莞的街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比中西部很多县(市)甚至地级市还要大。但与全国文明城市东莞市区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水平相比,这些街镇的环境卫生、文明程度曾经差了一大截。

  如今,铁腕行动之下,镇村面貌发生了“物理变化”;成果共享之中,文明之心产生了“化学反应”。

  从“让我做”到“我要做”——

  基层干部在群众点赞中领悟两个文明都要抓的题中之意

  东莞不少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让我们基层干部去讲优惠政策、服务企业来投资建厂,可能每个人都能说会做,可是如何去做文明创建工作,那真是不知从何下手。

  不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基层干部甚至不明白“为何出手”。

  “农村嘛,就是跟城里人生活习惯不一样,规划乱、环境差、街道脏,长久以来就是这样,从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茶山镇委副书记、镇长黎寿康说。

  2016年5月,随着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化的考评机制制定,东莞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求限期内完成整改。对工作推诿扯皮、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纪委和组织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

  “软指标”变成“硬任务”。深化文明城市基层创建的相关专项资金批复到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规划设计环境改造工程,违法建筑被批量拆除,占道经营的乱象得到整治,河道中的垃圾被打捞清理……

  积累了十几年的一些老问题在过去的8个月中得到解决,东莞街镇的文明创建按下“快进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有效地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提升。

  “仅‘牛皮癣’就清理了13万处。这都是我们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用腿跑出来的结果。从没去过的街道死角我都跑遍了。”横沥镇党委委员王永权说。

  周围生活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百姓的感受是最为深刻的。横沥镇随机开展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满意度达98.1%。横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植尧告诉记者,曾经对于整治违建不理解的一些群众如今明显感受到生活的舒心便利,文明创建变成了人人参与的全民行动,有人在回答问卷时写道,文明创建不能一阵风,村子的水要更清,“牛皮癣”不能卷土重来。

  “这也让我们基层干部彻底明白,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群众才会为我们的工作点赞。”黎寿康说。

  家有梧桐树,凤凰落枝头

  ——绿水青山吸引优质企业投资落户

  通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这些乡镇的“软实力”提升,宜居宜产的精品特色更加突出,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投资落户,带动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增长。

  横沥镇中心区一块地因建设未果成了烂尾工程,变成垃圾堆放场。下定决心治理后,镇政府将这块地回购,打造成为供市民休憩的公园。

  在环境整修过程中,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如今横沥已在争创省级“文明创建示范镇”,其他镇街纷纷前来取经,学习创建做法。原来不愿意投资落户的企业,现在主动找到镇政府,签订合同到当地投资办厂。

  一年时间,小镇面貌的巨变让横沥镇成为另一种范例,群众文明素质水平明显提升,优质企业增资形势向好。2016年全年生产总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0%,印证了“抓文明创建就是抓发展”。

  “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吸引力。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告诉记者,一年来,大朗镇引进内外资项目89宗,生产总值238亿元,在2016年全国科学发展千强镇中排名第40位。其他镇的数据也同样令基层干部感到惊喜。一年来,茶山镇仅内资项目就引进了117宗,实际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212%。2017年第一季度,11家企业签约落户东坑,投资总额超33亿元,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在麻涌镇新基村,新基河环村而流,河两岸花鲜树绿,村里凉棚、榕树、祠堂、石桥与流水融为一体。

  “正是看中了麻涌镇优美的环境和发展潜力,我才把第一个创业项目投在这里。”东邻西舍创客社区及白房子品牌创始人王昕伟曾是媒体人,他投资3000万元,租下村民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建立创客社区和民宿项目。

  寻找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的东莞,如今通过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吸引了更多的高端科技企业入驻。颜值与气质齐升的市区周边街镇正在突破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引得更多高素质人才在这里安家立业。

  制度化常态化——

  东莞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均衡努力争创前列

  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制约了东莞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长久以来,部分地方干部群众存在着“重经济轻文明,重产业轻环境、重建设轻管理,重城区轻基层”等认识上的偏差。

  “抓文明创建本质上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作风。”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说,要以历史的纵深感和面对更高期待的使命感,把精神文明创建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以文明创建工作来统揽经济社会建设的全面工作。

  在前不久召开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动员大会上,东莞提出,要通过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用争创“四连冠”倒逼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城市品质等决策部署,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收获、更多的得益。不能因为连续三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就有所放松,更不能只盯着城市建设而忽略了镇村。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仍然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战略方针,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聚焦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不均衡这个突出短板,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社会民生建设水平、市民文明素养“四大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发展软硬环境,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将东莞打造成现代化文明城市。

  制度化常态化——

  东莞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均衡努力争创前列

  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制约了东莞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长久以来,部分地方干部群众存在着“重经济轻文明,重产业轻环境、重建设轻管理,重城区轻基层”等认识上的偏差。

  “抓文明创建本质上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作风。”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说,要以历史的纵深感和面对更高期待的使命感,把精神文明创建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以文明创建工作来统揽经济社会建设的全面工作。

  在前不久召开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动员大会上,东莞提出,要通过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用争创“四连冠”倒逼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城市品质等决策部署,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收获、更多的得益。不能因为连续三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就有所放松,更不能只盯着城市建设而忽略了镇村。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仍然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战略方针,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聚焦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不均衡这个突出短板,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社会民生建设水平、市民文明素养“四大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发展软硬环境,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将东莞打造成现代化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