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是收入加减法 河北威县以社会治理思路探良方

2017-02-27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作者:柴哲彬 李彤 孙阳

      红砖瓦房,朱漆大门,屋外看着祥和明朗;七穿八洞,上雨旁风,屋内却毫无生气。在我国北方农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年轻人到了适婚年龄,村里要有瓦房,城里还要有楼房,“因婚致贫”反映了观念守旧给脱贫开发带来的掣肘。

      在河北省威县,贺营镇村民郝文芳去年为两个儿子办喜事儿,却没在钱上太操心。“现在手头宽裕了,就医看病落实了,村里人气旺了,日子过出了滋味。”近年来,郝文芳通过土地流转、入园打工、到户增收项目,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虽然谈起现在的生活,他笑容满面,但两年前心里也曾有过疙瘩。“看着俺们流转的土地在企业那里经营得那么好,而我们仅是拿固定的钱,心里还是别扭。去年县里鼓励大家承包龙头企业的农业项目,从挣务工钱向分享产业效益转变,我承包梨园赚了1万多元。”他说。

      郝文芳的心路即是威县脱贫的新路。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土地规模经营中坚持“262”格局(龙头企业、合作社、分散农户土地经营的面积比例),让贫困群众在参与联合中受益。

      脱贫不是收入加减法,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治理工程。威县将农民利益与产业发展相联结,为特困群体编织“保障网”,提高百姓乡村治理参与度,以社会治理思路引领脱贫攻坚。

      培育增收新模式

      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

      “由于土质漏水漏肥,前些年种棉花、小麦每亩只挣400多元。2013年初流转了6亩土地,每亩按种800斤小麦944元的价格计算,流转土地收入5600余元;在产业园打工挣薪金,每天能挣50元。”郝文芳介绍说,2015年他加入合作社从龙头企业承包了10亩梨园,负责打药、翻地、套袋等工作,企业负责监管、技术指导和销售等环节,经营收益双方共享。

      威县贺营镇袁家庄村书记郑继奎对记者坦言,龙头企业提供的入园打工公益岗位数量有限,且贫困户每日打工收入金额固定,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怠工情绪,无法激发持续劳动积极性。

      “我们村从2015年开始,与龙头企业协商,鼓励农户承包企业相对成熟的产业项目,用产业发展的收入分成逐步代替给农户的入园务工费。从初期企业占产业收益的大头,逐渐调整为农户占大头,企业仅负责监管和销售。”他说。

      袁家庄村仅是威县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的一个缩影。县扶贫办主任刘宝华介绍说,全县通过金鸡产业项目、白羽肉鸡项目、君乐宝奶牛基地项目、梨果种植冷藏及加工项目、葡萄提升项目、设施蔬菜项目,做到了产业全覆盖、股份合作全覆盖,形成了“三带三园”的现代农业布局,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十里荷塘、十里鸡鸣、百里菜廊、万亩果香,农业产业引导9369户、1.95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经济发展要以产业为基础,利益联结为核心,注重用社会治理的思路实现有尊严脱贫。”在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看来,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组织化尤为重要,其中组织化是指实现产业收益百姓共享。土地流转、入园打工仅能解决农户短期收入提升,但其流转的土地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产生带来的大幅收益,如果农户不能参与利益共享,永远只能拿小额固定收益,则会带来更多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隐患。

      安庆杰表示,要吃透政策,中央一号文件已对三农发展指明方向,执行的好不好,发展速度与效果要差出五年。今年文件强调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为全县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

      编织“保障网”

      社保兜底和社会参与并行

      在脱贫过程中,老弱病残、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如何保障他们的生活和收入是脱贫攻坚战成败的关键。

      长期以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业合作社医疗由两个部门主管经办,信息管理不能共享。“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补贴、管理机制设置繁琐等,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和管理机制混乱”,威县人社局医保中心主任王印军对记者表示,2015年威县启动了前述两项优惠政策的整合工作,实行“缴费标准就低不就高,报销标准就高不就低”,对贫困户取消起付线,惠及贫困群众。

      来县城务工的周玉雪对此深有感触。“我岳母今年72岁,心脏病、脑血栓引发的综合症让我们揪心,巨大的经济负担压得人喘不上气。”周玉雪表示,有一年岳母看病花费了约7万元,全家人愁眉不展。

      作为河北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县,在推动社保扶贫、弱势群体兜底过程中,威县先试先行、尝试探索。自2016年1月起,全县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扶贫标准,将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低保、五保对象全部纳入民政救助范围,并逐年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同时,将近2万名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对需要长期服药或长期门诊治疗的,按大额门诊最高限额标准报销,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新的支付标准和报销比例下,今年看病少花了将近两万元”,周玉雪说。

      与此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并申报养老创业补贴的方式,威县更将特困人员供养做出了特色。民政社会事务局副局长单俊生介绍说,目前县里有20多家民办养老机构,吸纳五保户700多人,基本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跟以前比,现在吃、穿、治病都有了保障,心里踏实有着落了。”方营镇南里村村民王乐温患有腰椎截瘫,作为贫困户他被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进入养老院集中供养,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对贫困户兜底也要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多方参与的磨合也是进行社会化治理的过程。”安庆杰介绍说,威县正在打造产业扶贫基金,例如梨基金、蛋基金、奶基金等,一斤梨提2分钱,一斤奶提2分钱。今年年底全县上述收入将超过1000万元,相关基金收入可作为乡村集体经济的支撑,促进乡村治理效率提升。此外,在消费抹零、公益捐助方面,县里也在积极尝试探索。

      以孝兴村

      促进乡村治理 培育村民自治

      “最近正忙着给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村民们收入条件好的认缴几盏,有位收入条件差的村民在石家庄修自行车,刚打电话来问能否与邻居合买一盏,也为村里建设尽绵薄之力。”威县孙家寨村党支部书记付宏伟对记者说,近几年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高了。前段时间村里征地,设计图纸更改过三次,涉及多户村民田地,但没有一人提出无理要求。这要是在前些年,借机植树、挖井多要征地款的情况则不在少数。

      短短几年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孙家寨村村容风貌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2010年因父亲生病,付宏伟放弃了在石家庄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孩子缺少照顾,更有老人因子女结婚分房分地后返贫需要村里赡养,这让当时还是村里副支书的付宏伟感到忧虑。

      “最开始我只是想顺手给上年纪无人照料的7位邻居老人送些饭菜,后来被送饭的人数越来越多。有一次王桂芹老人家中无人应答,撞开门一看她在床上中风已经不能说话了。”那一刻付宏伟就想,一定要做些什么,来缓解农村里已经冷漠的人际关系。

      随后他坚持每天为老人们送饭,利用村室,在初一和十五为全村老人做饺子,让大家借此有个交流的机会。聘请村里家族长来组织协调,将做红白喜事的精力放在热腾腾的饺子上。组织村里妇女负责包饺子,通过她们承上启下的作用,促进村邻关系和谐。

      正所谓,“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付宏伟为全村“尽孝”有了效果。“现在外出务工的人回来,都会到村室坐坐,有的还拎来些米面,不光是感激,还会问问能帮村里做些什么。此前多儿多女却不赡养老人的,在大氛围中也将老人接走轮流赡养。全村五年来没有打官司的、没发生过刑事案件,连离婚的也极少。”如今,付宏伟的名字和他打造的孝道村一样被社会各界关注,孙家寨被评为河北省省级文明村,付宏伟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为了让孝道建设有经济保障,我们开始在村里开展有机蔬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生态致富路。”付宏伟说。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乡亲还是那些乡亲,但孙家寨的民风村风、村民生活却发生了改变。这也为解决我国一些乡村发展缺乏活力、空巢老人难养老、建设美丽乡村缺路径等,进行了有益探索。

      从去年4月开始,威县在17个乡镇区、24个试点村推行每月一次的饺子宴,为老人们提供聚会的机会。组织引导示范村开展“好儿子”“好媳妇”“好女儿”“好女婿”“孝心少年”等评选活动,挖掘树立先进典型,今年年底达到100个村。

      安庆杰表示,全县贫困人口16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占72.9%,对于年龄较大的贫困户,尽管有低保和医疗兜底,但不尽赡养义务带来的示范作用很差。孝道仅是抓手,背后解决的是乡村人际关系、村民自治、和谐发展的问题。聚集人气能够塑造品牌、助推产业,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抓手,再促进乡村治理。通过挖掘、留住本地人才,激发建设家乡的意愿。

      “在威县县志上有记载的鲧堤,是大禹父亲鲧治水时留下的古代遗迹,时刻诠释着百姓不甘于自然条件束缚的拼搏精神。脱贫不是简单提升贫困户的收入,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治理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有尊严的脱贫致富,才能支撑贫困人群在社会上地位平等,促进社会结构平衡,带动乡村治理良性运转。当前全县在治贫发展上,正在探索社会治理引领脱贫开发的新路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