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艺术教育实践路径探索》——西安铁五小交响乐团“课程·活动·文化”三维育人体系构建

2025-09-24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葛战舟

  摘要:本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根本遵循,在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指引下,系统总结西安铁五小乐团十年育人实践,构建“课程奠基-活动赋能-文化塑魂”的三维育人体系。依托课程分层实现以美培元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深化以美育德内涵,借助文化浸润的力量达成以美化人愿景,形成“教学有法、活动有魂、文化有形”的浸润式教学范例,希望为基层艺术社团组建提供实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美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浸润心灵,通过浸润学生,浸润教师,从而浸润整个校园。《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

  西安铁五小交响管乐团自2015年组建以来积极整合社会美育资源,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年来乐团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以美培元、通过多种艺术实践活动以美育德、通过全过程文化浸润达成以美化人,已经形成“教学有法—活动有魂—文化有形”的浸润式教学范例。

  西安铁五小乐团简介

  西安铁五小乐团由中小学高级教师、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葛战舟老师组建于2015年9月,乐团经历十年的稳定发展现在已经成长为完整编制的管弦乐团。乐团举办过五届“乐韵艺”专场音乐会,多次获得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陕西省“春芽杯”器乐比赛一等奖。曾荣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乐团参加“中华杯”全国优秀交响管乐团队展演连续六次获得金奖,被授予全国“示范乐团”称号。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被授予“中国管乐发展突出贡献奖”。

  乐团曾受邀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参加演出;2021年6月,乐团在西安音乐厅举办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双百管乐音乐会第100场的压轴演出,受到中国管乐学会于海主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好评。2022年6月,在2022维也纳之夏艺术节展演中,乐团以95.4分的成绩荣获7-12岁儿童组金奖。2023年6月20日,“向梦想出发”王和声作品专场音乐会暨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第五届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隆重举行,本届音乐会开创了校园音乐文化表演与交流新的样式,受到省市区领导及全国各地专家的好评。2024年7月,乐团赴奥地利施拉德明参加“MID EUROPE”国际管乐比赛,演奏曲目《高地城堡》《六口茶》获得金奖,并再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盛世华章”专场音乐会。2025年6月30日,“成长的足迹”西安铁五小乐团建团十年庆典暨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第六届音乐会在曲江西安音乐厅隆重举行。

  • 模式建构:西安铁五小交响乐团三维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奠基

  乐团课程设置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为框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梯队递进、多维融合、动态评价”的课程体系。通过结构化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审美潜能、塑造文化品格,最终实现“以美润心、以美铸魂”的育人目标。

  1.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学校乐队健康发展的根基

  乐团是以集体合奏为演出形式的,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由很多优秀的个体组成。新课标强调“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乐团课程设置也应该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科学划分学习梯度。因此,乐团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针对性。确保学生既学习基础乐理知识和演奏技能,也能通过定期合奏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合作精神,逐步提升演奏水平,提升乐团音乐表现力。

  西安铁五小乐团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双簧管、巴松、小号、圆号、长号、中音号、大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打击乐等十五个专业。

  各专业均开设了一对一小课,声部合奏课,乐团合奏课。每个学生每周一对一小课一节,声部合排课一次,乐团合奏课两次。

  一对一小课重点解决学生个人技术难点;声部合奏课强调的是声部内协调与配合,要求学生在演奏的同时学会倾听;乐团排练课则注重整体音色的和谐与层次感,通过反复磨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使每个声部都能精准融入,共同呈现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这样系统的课程安排,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个人演奏水平,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确保团队在各类演出和比赛中都能展现出高水平的艺术水准。

  2.科学有效监督课后练习是团队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新课标强调艺术课程需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为目标。器乐学习过程中,做到每日练习是达成这些素养的必要路径。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指法、节奏控制等基础技能,确保演奏的准确性与流畅性,这是提升艺术表现力的技术基础;  

  每日练习不仅是技术训练的必要手段,更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文件中“素养导向”与“实践育人”理念的具象化体现。通过科学规划练习内容(如分阶段目标设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可将机械重复升华为审美素养的持续积淀,最终实现“以美润心、以美铸魂”的育人目标。

  为了给所有队员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联系氛围,铁五小交响管乐团和管弦乐团采用企业微信科学管理,通过打卡记录每日练习情况,定期发布优秀练习视频,激励队员互相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教师在线点评,及时纠正问题,确保练习效果。科学高效的线上管理模式和过程性评价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了队员的自律性和积极性,也调动了家长参与监督的责任心,促进了乐团整体演奏水平的稳步提高。

  3.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乐团持续向好发展的关键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指出要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开展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应用性评价,重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西安铁五小交响管乐团和管弦乐团积探索开发适合团队发展的评价体系,将团队分为四级梯队,分别为新生梯队、二团梯队、一团梯队、表演团梯队。每个梯队的训练内容各有侧重,新生注重基础培养,二团队员强化技巧,一团队员提升合奏能力,表演团队员则进行全面综合训练。学校每个学期开学都会对所有队员进行专业考核,并按照考核成绩对队员进行分组表彰。考核过程全程对家长开放,家长可以通过对比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和优点,通过优秀队员的演奏,也可以激发所有家长培养自己孩子的恒心。这样更有利于课后练习的监督与配合。(之所以放在开学而不是期末主要是为了防止学生假期练习懈怠)

  表演团是学校乐团的最高级别,也是所有队员最向往的梯队。表演团队员不仅要求演奏技术精益求精,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他们通常是各类演出和比赛的顶梁柱,代表着学校乐团的最高荣誉。西安铁五小乐团在表演团梯队的晋级中设置了严格的选拔标准,专业能力考核合格后还要进入为期一个学期的艺术实践,艺术实践合格后签署入团公约才会进行公开表彰。受到表彰的队员可以得到定制的专属胸牌、荣誉证书、表彰文件、学生的学籍档案中也会有入团记录。当然如果学生进入表演团后中途无故退团,按照签署的入团公约,退团后乐团授予的胸牌、证书将予以收回,学生的学籍档案中也会有退团记录。盛大的表彰仪式和彰显契约精神的入团公约既保障了团队的稳定持续发展,也锤炼了队员们的责任心。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荣誉背后一定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守。另外,表演团设置了首席、声部长、团长等职务,队员们通过专业考核与竞选演讲获得职务,赢得荣誉,开启了管理能力的锻炼。

  梯队晋级制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团队内部的良性循环,使得每个队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级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从而确保乐团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通过这种分层递进的培养模式,乐团能够持续涌现优秀人才,确保艺术水平不断提升。

  (二)活动赋能

  实践活动是美育浸润的“转化器”,通过系统化教学和常态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类型的艺术实践活动是积极践行2022艺术新课标及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聚焦“教会”、“勤练”、“常(展)演”工作核心,通过展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用艺术教育这把钥匙为孩子们开启更广阔的天地,让音乐成为孩子们对话世界的语言。

  以西安铁五小乐团为例,构建起“夯实基础-能力进阶-价值引领”三级艺术实践体系。近十年累计开展艺术实践一百八十场次,覆盖学生两千余人次,形成了“月月有展演、学期有赛事、年度有盛典”的艺术实践格局。通过阶梯式实践活动,实现从技能展示到文化传播的育人跃升。

  1.夯实基础:常态展演促进“学会”“勤练”

  (1)教学性展演: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会将优秀队员的上课视频上传至各声部专业群,让家长和学生观看并点评,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2)过程性展演:在学校课间时段开设“每日艺抒时刻”,定期安排学生通过学校广播进行展演;学生通过企业微信上传课后练习打卡视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点评,年度总上传量超万次。

  (3)诊断性展演:每学期举办“晋级测评”,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同时也邀请家长现场观摩。

  2.能力进阶:赛事锤炼促进“常展”“精演”

  通过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参与由教育行政部门、中国管乐学会、以及国外举办的专业赛事,西安铁五小学交响乐团实现了学生能力多维进阶。

  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国管乐学会赛事侧重专业性与规范性,考验演奏技法的精准度、作品解读的深度;国际赛事面对不同的评审标准,学生需快速调整演绎方式,考验应变能力;专场音乐会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临场抗压能力。“全流程参与”使艺术实践突破“单一演奏”范畴,延伸至沟通表达、团队领导力等多元维度。不同赛事与演出的叠加效应,构建起“阶梯式”能力培养体系:教育系统赛事筑牢基础,专业学会赛事提升高度,国际比赛拓宽视野广度,专场音乐会考验综合能力。这种“以赛促练、以演促升”的艺术实践模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积累经验,实现从“技能学习者”到“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升级,为未来发展奠定竞争力。通过“竞技性突破—综合性打磨—心理性塑造—格局性拓展”的多维度培养,培养兼具专业水准、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3.价值引领:文化展演促“立德”“润心”

  艺术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最关键作用就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让西洋乐器有一颗中国心,洋为中用是我们在作品选择和艺术实践活动策划中要非常注重的问题。近年来,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以及“中华杯”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指定曲目都是中国作品。

  (1)红色主题艺术实践工程

  通过演奏红色主题曲目,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沉浸式感悟党的奋斗历程与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如2021年全国“双百管乐音乐会”暨西安铁五小第四届音乐会中,全场中国作品的演绎使学生在音符中触摸党史脉络,将爱党爱国情怀内化为情感认同,实现“艺术育人”与“思想铸魂”的深度融合,成为红色文化的生动传播者。演奏中国原创作品(尤其是红色经典与当代佳作),让学生深度感知中华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再如2025年乐团建团十年庆,聚焦“成长的足迹”,以音乐叙事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作品既传承革命文化,又彰显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创造力,助力学生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坚守文化立场,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达到提升艺术素养,践行美育育人目标。

  (2)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西安铁五小学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茉莉花》《六口茶》等中国作品。以音乐为桥梁,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这种“走出去”的实践,让青少年在文化对话中理解自身根脉价值,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化的年轻守护者。

  以童心奏响中国乐章,让世界听见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文化底气,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青少年用音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实践样本。

  (三)文化塑魂

  文化是美育浸润的灵魂,文化浸润需注重“潜移默化”。教育部提出的“美育浸润行动”和“五育并举”政策为团队文化构建提供了顶层设计支持。高品质学生艺术团的团队文化需以制度为基、以艺术为魂、以育人为本,通过规范化管理、创新性实践、价值观引领和资源协同,形成“专业精湛、团结协作、开放包容、责任担当”的文化特质,最终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提出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涌现一批美育特色鲜明的示范区示范校。

  (1)品牌文化形成

  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是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校乐团文化品牌的形成,是学校多年深耕素质教育、践行“向善向美 知行合一”校训的缩影,也是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范例。乐团文化品牌的构建,既植根于学校历史积淀与办学理念,又通过创新实践、国际交流与社会影响逐步升华。

  “越努力、越优秀,越优秀、越幸运!”“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这些都是西安铁五小交响管乐团队员的团训。原创交响管乐作品《成长的足迹》就是根据学校的校歌《向梦想出发》的乐句为动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创作室主任王和声老师创作的一首展现少年儿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快乐成长勇往直前的大型交响管乐作品。

  学校乐团为每位队员制定的《队员成长手册》是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乐团学习情况的桥梁和纽带。由中国管乐学会授予乐团的“全国示范乐团”铭牌就是每一届乐团队员努力成长的足迹见证。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提出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涌现一批美育特色鲜明的示范区示范校。

  西安铁五小交响管乐团文化品牌的建立,本质上就是“教学有法、活动有魂、文化有形”的浸润式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学校“向善向美 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持续深化,我们将继续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通过音乐教育的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感受中国的魅力。(编辑:韩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