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2月12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会议发布,2024年,全省共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同比增长28.1%,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增长25.9%,已完全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旅游总收入倍增、游客接待人次增长2倍”目标,辽宁文体旅融合焕发了新气象。
过去一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落实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设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文旅攻坚战。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回升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
文旅产业展现新活力。成功举办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推动落实《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整合要素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体旅、农文旅、文商旅等融合项目,全年新建、在建、续建项目640个,完成投资总额285.6亿元。文旅品牌提质升级,新增大连长山群岛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本溪五女山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旅游品牌20余个,打造“山海传奇G228环渤海自驾之路”等全国旅游精品线路20条。培育文体旅消费新增长点,遴选桓仁县、喀左县、兴城市为辽宁省文化旅游强县,培育阜新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等省级文体旅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10个。打出促消费政策“组合拳”,联合交通部门推出旅游大巴车辆全时段差异化收费政策,25万台次旅游大巴车辆享受通行费让利达964万元;联合中石化辽宁公司推出加油优惠活动,优惠额度达500余万元;联合9家金融机构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旅消费行动计划,落实惠民惠企资金28亿元;联合美团平台,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全年累计优惠8000余万元;联合抖音平台,推出“花式过冬嗨游辽宁”文旅促消费活动,吸引1.4万户商家参与,消费总额达12亿元,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文化事业焕发新生机。成功承办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城市活动,杂技剧《先声》入选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辽宁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成立红山文化研究院,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首次写进新版《中国历史》教科书。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辽宁篇》反响热烈。全省共举办文艺、非遗、文博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8300余场,15个村成功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博物馆热”成为辽宁文旅新名片,“山河与共”“丰神有仪”等精品展览吸引众多外地游客专程奔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全年共接待观众3985.6万人次,文创产品收入达1.47亿元。
文体旅融合催生新动能。深入挖掘整合文体旅资源优势,着力推出“跟着春晚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全年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50场次,吸引观众85.4万人次,收入达5.51亿元。积极落实《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新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共建G331边境旅游联盟,牵头组建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东兴串联10省(市)的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以沈阳、大连为双引擎,重塑入境旅游竞争力。沈阳青年大街商圈及K11购物艺术中心入选“2024十大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大连市机场建立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全省首个A级景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落户金石滩。据携程平台显示,2024年,全省入境旅游同比增长49.55%,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5年,全省以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次增长8%、旅游收入增长约10%;计划建设文体旅产业项目超500个,完成投资额约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