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龟山之巅,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此起彼伏的蝉鸣鸟叫声交织在一起,陕西宜君县龟山公园与博物馆就成了人们避暑的绝佳去处。
走进博物馆,静谧庄重的气氛扑面而来。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一册册历史典籍,品读馆内墙上厚积薄发的一篇篇序言,沉浸式参观和解读文物,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让你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每一件藏品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吸引着你去探寻它们背后的秘密。
当然,博物馆内无论是精致的陶瓷、还是古老的青铜器、珍贵的书画作品,都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开拓视野,还能增长见识,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博物馆是一个充满知识和艺术的地方。”宜君县景文小区陈女士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时说道。
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市、一段历史最好的地方。
内外兼修 打造文化交流新平台
为了迎接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以来,宜君县博物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积极开展文物宣传进社区、进村组、进学校、进景区、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文博体验等形式,以“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让广大群众、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宜君文物保护与利用和历史与文化脉络,共同参与体验剪文物、画文物、印文物、讲文物活动,使越来越多公众将博物馆视为学习中华文化的“第二课堂”,把“文物”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
近日,宜君县博物馆走进宜园社区、花溪谷景区、彭镇偏桥村、彭镇中学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5月15日,全县中小学上百名学生齐聚宜君县博物馆,共同开启了一段充满知识与探索的旅程。
当日,学生们在博物馆门前整齐列队,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活动的开始。他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逐一参观博物馆的各个展厅。讲解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介绍宜君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以及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整个讲解过程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有趣。除此之外,学生们还积极参与了剪文物、画文物、讲文物和印文物的活动,并邀请剪纸传承人王秀清、赵冯栓老师来为学生指导剪文物。
今年,宜君县博物馆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馆校合作、研学基地建设、教育项目示范、流动博物馆建设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展教育方式,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要作用,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为县域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触摸历史脉搏 让文博体验引领新风尚
5月17日,在照金活动宣传现场兴起了“文博体验热”,参与体验人数多达200余人,博物馆雕版印刷文物展位成为当天的“网红”,让博物馆的文物真正从展台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游客游览方式也从单纯的参观型向体验型转变。
近年来,宜君县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守正与创新积极探索文博创意,围绕清代诗人张祥河的《再宿宜君》碑文、《石犼》设计、制作雕版,既让游客能参与体验雕版印刷的传统文化,又能把“文物”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
传承非遗文化 彰显文化自信
为了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宜君县博物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将非遗与文物资源融合发展,不但提升了宜君文化软实力,还为公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与此同时,博物馆通过开展“剪文物”进学校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对宜君文物、剪纸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宜君县博物馆馆长赵联强说:“今年以来,宜君县博物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博物馆在创新上发展,还能加强博物馆与社会各界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更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博物馆也将注重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互动项目,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