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项指标助力“十四五”时期顺义民政事业大发展——《顺义区“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2021-12-17
来源:智慧中国网    

  近日,经北京市顺义区政府批准,包括19项发展指标、7个重大工程专栏、24个重点项目的《顺义区“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联合民生智库共同编制,“顺义方案”与“顺义模式”有望成为首都社会建设与民政事业发展的新标杆。

  《规划》共分六章、七部分,设置19项发展指标以及社会救助服务工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提升工程、民生兜底保障工程、社会领域党建工程、社区建设工程、多元治理主体建设工程、社会服务创新工程等7个重大工程专栏、24个重点项目,回应了群众对解决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重点、难点问题的热切期盼,是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区社会建设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发展基础方面,《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顺义区在社会领域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发展、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全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实现街道(镇)、社区全覆盖;选派240名优秀街道干部充实基层社会动员力量,指导各镇街完成第十届居委会和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居“两委”换届参选率100%;城市社区(街道所辖社区)覆盖率达到100%;建设和谐婚姻家庭,推进“互联网+婚姻服务”与婚姻登记服务智能化发展,建成4A级婚姻登记机关;全面启动“三沿五区”等散葬坟墓专项治理工作,共提升改造农村公益性公墓88家;全区累计救助44.5万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95人,投入救助资金3.10亿元;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1亿元;圆满解决279名单位自管超转人员管理和待遇保障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做好1万余名超转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累计核发生活补助费31.46亿元;全区共完成3463人次社区工作者进行(助理)社会工作师考前培训,618人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持证比例为38.67%;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编制《顺义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建成养老机构19家、公示运营养老服务驿站50家,区第一社会福利院成功获评四星级养老机构,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实现“一院一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发展任务方面,《规划》紧扣“三基”,分别从巩固拓展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基本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提出全面建成兜底性、基础性、适度普惠性的民政事业发展体系。包括:坚持“提标、扩面、增效”协同推进,坚持支出型贫困救助与收入型贫困救助相结合、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救助相结合、物质救助与服务型救助相结合,全面推进救助工作法制化、体系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织密兜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老有所养,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三边四级”“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基本养老服务,聚焦社区医养结合,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激发家庭养老功能,更加尊重老年人自主权利,更加弘扬积极养老,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到2025年,“老有所养”三项综合考核指标能够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加强婚姻家庭建设,坚持兜底保障和适度普惠相结合、设施建设和精准服务并进,构建多元统筹、覆盖城乡的儿童和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建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简约高效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参与渠道更加流畅,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以及融合融通融汇的社区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面建立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衔接的民政社会服务体系,推动惠及全体居民的慈善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接济救助服务等更加现代多元、专业规范、便民利民、优质高效,人民群众的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诉求得到充分响应,全区基本社会服务和民政管理实现一网统管、全区通办。

  在组织实施方面,《规划》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级政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抓好任务分解、落实责任传导、注重监测评估、强化要素保障、融入区域协同,为全区社会建设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业强城优生活美”、打造城乡协调的首都和谐宜居示范区贡献顺义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