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人民生活幸福 乡村日渐振兴

2018-05-11
来源:人民日报    

四月的汶川,白日骄阳当空,夜晚凉风习习,外地来的游客或许稍不适应。但是对当地果农来说,这样的天气让他们饱含期待,充足的阳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正在田间地头孕育一场丰收。

图为汶川县芤山村特色水果产业园。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省汶川县芤山村属于高半山村落,海拔在1300米到1500米。2008年地震以前,村民们以种植番茄等蔬菜为主,收入甚微,大部分劳力只得外出打工。

而近几年,村民们以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等水果为支撑产业,去年,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两万余元。村民们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挣鼓了腰包。

蒲政委以前靠着外出打工,一天能有四十块左右的收入,生活拮据。地震后,通过援建和自己的努力,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楼。自家八亩地上的甜樱桃、青红脆李等水果,是一家人主要的收入来源,靠着这些果树,去年蒲政委一家人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

随着通村道路修建完工,交通状况得到改善,蒲政委还在微信上卖起了自家的水果,“现在我家的甜樱桃包邮到成都40元一斤,寄到省外的话就邮费多一些嘛。”不仅如此,蒲政委的水果,通过前来收购的公司,还被卖到了国外,这成了他的骄傲。

村民收入日益增多,日子也愈加幸福,村里的老人们成立了老年协会,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年轻人也创建了舞蹈队,时常聚在一起跳舞。如今的芤山村早已不是当年的穷山寨。

图为萝卜寨一角。何孟书 摄

通往萝卜寨的盘山路上,成片的甜樱桃树、李子树紧密相连。一簇簇白色的花朵,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临近寨口,错落有致的一户户羌族民居映入眼帘,古老民族的气息扑面而来。

萝卜寨村位于距离汶川县城不足十公里的雁门乡境内,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高半山台地上。这个羌族聚居村寨,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马文勇是萝卜寨第一批开办农家乐的人。地震后,马文勇一家住进了灾后援建的新房,为了接待游客,他自己花钱加盖了房屋。“我们现在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去年又花了8万元,买了我们家的第二辆车。”马文勇指着自家院内一辆崭新的轿车乐滋滋地说。

如今,马文勇还想把农家乐再做大,他准备花10万元重新装修客栈,在房间布置羌绣、羊皮鼓等带有羌族特色的装饰物。“要让游客体验到我们的文化,才能留住他们的心。”马文勇说,下一步,他要让客栈体现出更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近年来,萝卜寨坚持把乡村旅游与种植业相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