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市场发展形势来看,大多数产业都在朝着细分化发展,特色小镇建设也在沿着该趋势进行延伸。自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来,特色小镇不断发展衍生出: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诸多核心产业。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从远景设计来看是下一个风口和金矿。据数据显示,13-15年后中国养老产业将会替代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大行业,成为新的超级产业。研究和探索养老产业的新思路,推动特色小镇项目落地和生态化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就此,我们对友松(北京)国际老年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宏先生进行了专访。
陈宏 先生
友松国际老年产业集团总裁
拥有25年的高管经验,在地产开发,零售百货,金融与投资等领域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记者(以下简称‘记’):颐养小镇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道亮点,你认为打造颐养小镇的核心抓手是什么?
陈宏总裁(以下简称‘陈总’):
中国颐养特色小镇项目尚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大家都在商业模式与产业运营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且每个特色小镇的“特色”都具备其独一性与不可复制性。养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紧抓“服务与文化”这一项目核心,围绕老年市场积极开展上下游产业的有效对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合理利用当地政策红利,推动养老产业向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完善小镇“特色”建设。
记: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请问该如何进行养老产业创新IP的打造?
陈:首先,从顶层设计着手,将养老产业合理的植入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其所占地的区位优势,便于进行优越的资源配置,同时,需要考虑如何做好客户引流工作,即关注旅居养老消费者的需求,让特色小镇拥有足够的创意元素可以“留人住”,此外,在功能设计及服务设施上进行提升,打造适用于养老产业市场的商业模式及商业产品,促使受众可进行“重复消费”,让小镇可以“留住人”,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而横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经济的上下游联动,有效实现特色资源共享。健康、旅游、文化创意是将养老植入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要素,将成为撬动特色小镇创新的又一支点。
发展养老产业,需要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将养老IP项目打造成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应该充分发挥养老IP集群在“人才、资本、技术、信息、平台、智库”等要素的创新动能,突显相关产业的鲜明特色,增进特色小镇的人文气息,优化当地生态人文环境,使相应功能的叠加表现的更为融洽,使特色小镇建设机制更加灵活,提高项目发展的前瞻性,拓宽整体发展格局。反而言之,特色小镇建设也将激发养老产业投资者的创新精神,使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找到新的工作抓手,提供改革平台与创新路径。
记:创新型养老产业IP进入特色小镇,将为特色小镇带来哪些发展?
陈:创新型养老产业IP进入特色小镇,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的打造,以及城市功能的塑形,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在机制与社会资本运营制度上的收益。此外,融合当地地域文化元素,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提供全新的休闲度假空间,形成集约、健康、智慧、颐养于一身的特色小镇生态综合体。
记:如何充分利用养老产业创新IP的带动作用,推动特色小镇落地和生态发展?
陈:首先对文旅、健康、医疗、餐饮、金融、教育等与养老产业相关联产业内容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经销合作体系、落地安养中心的模式,为养老住区、旅居基地、文旅目的地等导入产业、内容与流量,为关联产业的服务运营商提供进入养老住区的入口,为老人打造全新的旅居养老生活方式。
以友松国际打造的“颐养特色小镇”项目模型——昆明·友松国际老年公寓项目为例。从项目设计来看:首先选定独具区位优势的落地位置;依托强大的关联产业IP集群,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布局核心高端科技养老产业,同时强调产业生态环境与宜居空间的打造,积极进行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使老人在享受特色小镇带来的“特色”服务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自身独特价值,使老人在此生活的更加充实、更加自信、更加快乐!
养老产业创新IP,需要构建养老全产业链条,同时着重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最终形成人才聚合主导的产业集群效应,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自然和谐人居空间,推动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智慧化叠加融合、机制灵活、有差异化的智慧养老小镇的项目落地与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