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正是苹果生长的关键期。在铜川市印台区北果春公司的果园里,一场颠覆传统的种植革命正在悄然进行——枝头的苹果不再裹着厚重的纸袋“外衣”,而是被细心涂上一层透明“面膜”。这层以腐植酸为核心原料的生物膜剂,正为当地果业披上绿色发展的新“妆容”。
“这可不是普通的涂层,而是由A、B两种试剂调配而成的‘营养面膜’。”陕西科技大学牛育华教授团队研发的这项技术,被果农们亲切称为“苹果护肤术”。他拿起试剂瓶介绍道:“A剂是腐植酸型有机营养液,B剂富含微量元素,都是食品级原料,安全得很。”
喷施在幼果表面后,两种试剂会快速形成一层透气保护膜。这层“面膜”如同给苹果穿上了隐形防护衣:既能隔绝虫害侵扰、锁住果实水分,又能让阳光自然穿透,促进糖分积累。更妙的是,它源于天然腐植酸,无需像纸袋那样人工摘除,降解后还能化作养分,真正实现“零污染”。
传统苹果种植中,套袋是提升品质的“必修课”。但纸袋不仅成本高昂,每亩需投入近千元人工费用,还会因遮光影响果实自然着色。北果春公司的果农算过一笔账:改用“面膜”技术后,每亩能省下套袋、摘袋的人工成本800多元,加上纸袋材料费,累计节约成本超千元。
“你看这苹果,色泽多鲜亮!”在示范园里,铜川苹果腐殖酸免套袋技术项目主管郗高平捧着刚摘下的果实说。阳光下,敷过“面膜”的苹果果皮光滑红润,甜度测试比套袋果高出1.2个百分点。目前,他带领团队开展的大田试验已进入第三阶段,通过对比不同品种、不同喷施浓度的效果,为技术推广积累科学数据。
作为陕西苹果优产区,印台区多年来深耕科学种植。此次引进“苹果面膜”技术,正是破解产业痛点的关键一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不仅能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困境,更能提升果实内在品质,让印台苹果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下一步,印台区计划在全区红色品种苹果种植中重点推广该技术,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让更多果农享受到科技红利。届时,预计全区苹果产业综合效益将提升15%以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枝头的苹果还在“敷着面膜”静静生长,它们不仅承载着秋日丰收的期盼,更见证着印台果业从“传统种植”向“绿色智造”的转型。当这项创新技术遍及田间地头,一幅果农增收、产业升级、生态向好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黄土高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