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3月30日电(记者杨绍功)从一个乡镇农机厂发展为行业全球前三强,从一名90后“厂二代”到新材料企业的引领者,从创业在苏州、安家在苏州到立足苏州走向世界……在苏州这片人文经济相得益彰的沃土上,从来不缺少创新发展的传奇。
3月29日举行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上,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经历的千余位海内外苏商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桑梓深情,共谋发展大计。一个个创业创新、追求极致、顽强拼搏的故事,引发与会者感慨的同时,也激起更多信心与憧憬。
立讯集团副董事长王来胜点赞苏州一流营商环境;沙钢集团董事长沈彬描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勃勃生机;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呼吁广大苏商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10位苏商代表引领全场共同发布倡议,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扛起新时代的新使命。
以“崇实”为根本、“精工”为追求、“敏行”为法宝、“致远”为目标,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大局,体现着矢志报国、为民造福的精神境界——会上,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以寥寥数语为苏州苏商画像,引发与会者共鸣。苏州苏商代表们表示,将再接再厉争作“崇实精工”的表率,勇当“敏行致远”的先锋。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苏州拥有民营企业86.5万户,民营经济大约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8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24年,有25家苏州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2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今年的苏商大会,既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动员大会,也是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推介大会。
优化营商服务,苏州着重打造系统环境。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苏州连续5年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此次大会上,《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发布,推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打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更高水平的创新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稳定透明的法治环境和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苏州高举人才引擎。目前,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超407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达45万,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会上,苏州发布《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出了苏州市“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用切实的举措解人才之需、聚人才之智。
刘小涛表示,苏州将与广大苏商同行,全力支持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重大平台为支撑,千亿产业基金、万亿股权基金为保障的科创体系,助力企业加快突破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布局新赛道。期待广大苏商始终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携手共建人间天堂、福气苏州,共同为挑大梁贡献更多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