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04-24
来源:智慧中国    作者:徐东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揭示了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联系,对于我们战胜风险,克服困难,谋划长远,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并厚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坚实基石之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讲到:“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为了满足这种客观的物质需要,人们就必须向自然界去索取,这就会遇到了社会和自然界的矛盾。如何解决?正如毛泽东所说:“社会和自然界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不言而喻,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终动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创立的奠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显而易见,要破解当前各种矛盾和困难,要引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发展生产力上做文章,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是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硬道理。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古往今来的历史也是这样说明问题的。人类社会从蒙昧状态走到到今天现代化的致高点,原因固然很多,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并逐步取代旧的生产力,则具有根本性、基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始发力量是最重要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烙印着生产力的新旧交替和质变升华的痕迹,都离不开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驱动。以冶炼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创新和应用,使铁器取代石器,导致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的否定,引领和推动了生产大发展。以蒸汽机械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创新和应用,使大机器的工业取代手工业作坊,推动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之后的生产力的创新,不断推出新质生产力,电气化、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是人所共知,显而易见的。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和发展,之所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成为历史前进的强力杠杆,就在于新质生产力体现了生产力内在要素的科学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扩延人的体力和智力,提高人的创造力;极大地革新生产工具、改进和发展新的劳动对象,生成新的生产资源,重塑生产力的组合要素;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文明大踏步跃进。凡是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会在生产力创新驱动的普照之光下,因此新质生产力不会止于一点、一面、一项,而是广泛深入的辐射、弥漫、渗透,贯通涵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引领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科技的创新,生产力的提升,历来作为前瞻、整体、长远战略,受到全球的青睐,被各国列为发展的优先选项,成为摆脱被动、掌握主动、解决矛盾、赢得胜局的至宝。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的推陈出新,生产力的新旧替代,一句话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的质的变革和升华,那么新质生产力就是原有生产力的发展和升华,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组件和标配。由此可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基础,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们常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集中体现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上。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靠的是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的发展。确立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政方针,目的就在于推进高质量发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站起来、富起来之后的强起来的问题。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新质生产力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就难以得到坚实有力保障。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涵的丰富和质的飞跃,必然引发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升级、产业体系的重组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和进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态势清晰可见。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能。我们必须加快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在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要推动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和应用,商业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工艺流程再造等成为创新链和创新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融合共生和利益共享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新质生产力创新主导下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