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洛阳专场新闻发布会。洛阳市副市长李新红介绍,社区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最小单元,是连接千家万户、牵动民生冷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洛阳市将“一中心、一公园”即邻里中心、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作为城市提质的“里子”工程,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让优质便捷的服务触手可及。
洛阳市在科学布局、强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思路,洛阳市依据辐射半径和服务范围,分级规划打造了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邻里中心体系。通过整合基层阵地、行业服务和社会市场等现有资源,共建成邻里中心338个,其中片区级10个、社区级73个、小区级255个,基本实现了15分钟、10分钟、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同时,洛阳市还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差异化设计室内外健身场地,建成投用社区体育公园224个,其中片区级12个、社区级28个、小区级184个,真正把公共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在服务下沉、补齐短板方面,洛阳市坚持问需于民、因需而建,合理布局功能业态。将政务服务、文化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养老、便民商业等功能嵌入邻里中心,让邻里中心离家近、活动多、服务好,真正集聚群众、发挥作用、受到喜爱。特别是针对“一老一少一青壮”的需求,设置了助餐托幼、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技能培训等特色服务项目。新建改建社区食堂56个,托育机构238个,养老服务设施893个,开展各类培训1.9万余人次,9000余人取得专业技能证书。此外,按照“1天健身1元钱”的公益理念,推出了“365元健身年卡”,深受广大市民群众欢迎。
在完善自治、共治共享方面,洛阳市依托邻里中心,不断发展壮大自治组织、自乐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吸收有威望的老党员、热心群众,成立居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1777个,参与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让“家务事”在“家门口”解决。同时,成立自乐组织1339个,开展各类文艺、体育健身活动,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志愿组织1817个,通过党员率先垂范,引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洛阳市将持续加大公共服务进社区力度,聚焦邻里中心、养老中心、健身中心、健康服务中心和市集等社区“4+1”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公益+商业”运营模式,提升嵌入式项目运营水平,让更多公共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对城市的满意度。
洛阳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不仅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还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