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的深层逻辑

2024-03-15
作者:杨竞业 余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重大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辩证关系,尤其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的深层逻辑,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让中华文化活起来,让中华民族精神振奋起来,也让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得到丰富与发展,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思想解放。这种思想解放把党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提升起来,把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也充分调动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自觉。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与演进逻辑,这种耦合表现为接合范式、契合范式和融合范式,形成三元复合的机理。

  首先,“接合范式”对应话语交往层面的翻译、写作和讲说。众多译者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家、学者在译本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和各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宣传和宣讲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都是以语言媒介来承接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如李大钊在译介马克思主义时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论述,他指出“大规模的产业组织的扩张,就是大规模的无产阶级的制造。”“无产阶级愈增愈多,资本愈集中,资本家的人数愈少。”随着阶级竞争的剧烈化,集中的资本被收归公有。同时,李大钊发挥和运用中华文化思维,引用庄子的话“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说明资本主义于此同理,其至于发达之极,必趋于自灭,这是“自然之势”。应当说,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及其使之中国化,就是“接合范式”的具体运用与生动体现。

  其次,“契合范式”对应精神生产层面的科学实验、理论创造和文化创新。“契合”的“契”是指嵌入,“合”是指适合,因此,“契合”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嵌入、相互适合。但这里的事物是指精神生产层面的科学实验、理论创造和文化创新,而不是指物质生产层面的机器、工具和资料。从科学实验层面看,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湖南农民运动调查,得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最可靠的同盟军等正确结论,他把马克思主义解释“现实”与改变“非现实”相统一的方法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这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作出的创造性实践。从理论创造层面看,邓小平基于改革开放10多年的成功探索,指出社会主义的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的方法相结合,提出建设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体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从重大作用转向决定性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熔铸中华文化德治理念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正确的、管用的。从文化创新层面看,习近平从传承中华文脉、赓续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高度和现实维度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即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个新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契合范式”的创新运用与重要范例。

  再次,“融合范式”对应生活发展层面的日用而不觉的观念。“融合”是建基于“接合”和“契合”的新发展。有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合”和“契合”,两者的“融合”就能进一步展开和实现。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为持久、有效的方式就是生活层面的融合,在日用发展中兼解俱通,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其实现路径为:从理论工作者到普通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有基本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有深刻认识,在“相识”的基础上逐步获得“共识”,在日常生活领域发现、表达乃至感受二者之“通融”的过程中发挥它、应用它,进而传承、赓续它。比如,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就需要且能够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同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理念做好认识的结合、理论的契合和生活实践的融合。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同我们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保护自然,走向绿色发展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完全一致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表现为在交往实践中的耦合、生产实践的汇合、生活实践的融合这样一种演进逻辑,这种逻辑的生成与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对“第一个结合”的深化与拓展。

  (作者:杨竞业系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带头人,余伟系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