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华:赓续红色血脉 传播红色文化

2024-03-11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为紫泥春华博物馆的创始人、紫砂非遗创作传承人,耿春华在进行紫砂壶创作的同时,也一直在为传统紫砂手工艺的抢救性保护、发掘和传承工作而奔波努力。

  3月9日,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紫泥春华博物馆馆长耿春华一行来到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这里是著名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所在地。他们将要进行一场党建教育和红色文化学习之旅。

image

  “红楼飞雪,一时多少豪杰”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这座红色凹字形砖木的主体建筑前游人如织,它曾是北京大学第一院(文科校区)和图书馆所在地,现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纪念馆落成于1918年,是一处革命圣地,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无数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走入纪念馆,狭长的楼道旁分布着许多展厅和图书室。鲁迅和胡适都曾在这里讲过课。耿春华信步走入一间展厅,望着黑板上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时留下的板书,驻足良久,似乎在感受昔日大师的风采。

image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党建教育、红色文化学习地之一。”耿春华一行参观完纪念馆,收获满满。

  “100多年前,革命先驱们唤醒了一个时代,而在今天,当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五四大街,透过红色的建筑外表,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热血沸腾的激荡年代,看到为理想和信念前赴后继奋斗的青年们。”耿春华说,她通过北大红楼,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和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内心充满了力量。

  “北大红楼和五四运动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起源,它厚重的历史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并从这种文化底蕴中发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耿春华说,这种文化底蕴所带来的文化自信,也是她创作的底气和灵感来源。

image.png

  制作“世纪圣地壶”,传播红色文化

  实际上,耿春华一直钟情于传播红色文化,并期望通过自己的紫砂创作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耿春华曾多次赴上海和延安两地交流,开展延安·紫泥春华博物馆、延安·新华陶瓷陈列馆和上海·紫泥春华博物馆的建设合作事宜。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延安则是孕育“延安精神”和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宝地。而在紫泥春华博物馆中,展示着各种代表红色文化内涵的紫陶展品,让参观者和青少年走进展馆,感受博大精深的紫砂技艺和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凝聚了建馆团队的心血,承载着红色使命,令参观者缅怀和铭记那段峥嵘岁月,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image

  2020年-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一起支持和指导举办《从石窟门到宝塔山——上海延安两地红色精神主题作品展》,特聘耿春华制作“世纪圣地壶”,无偿捐赠,永久收藏。为表彰耿春华对传承弘扬紫砂文化和中华传统技艺的重要贡献,被授予“文明之光·2020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世纪圣地壶”的壶嘴是龙的造型,代表中华民族。100字样壶顶代表建党100周年;壶盖寓意吉祥如意,壶把为凤型,有凤凰涅槃之意。壶底则缀有56枚圆钉,代表56个民族紧密相连。壶身的一面是上海石库门,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之地,另一面是延安宝塔山,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奠基之处,寓意党的事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image.png

  作为紫泥春华博物馆的创始人、紫砂非遗创作传承人,耿春华在进行紫砂壶创作的同时,也一直在为传统紫砂手工艺的抢救性保护、发掘和传承工作而奔波努力。耿春华表示,在未来的创作中,她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为主题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党的精神传承下去,以紫砂文化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hjlw.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