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政府、学界、企业界、金融界等社会各界合力攻坚、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能源生态合作体系,才能加速能源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实现碳中和步伐。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兴起,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现代化国家的产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在数字技术加速创新并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的大背景下,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更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对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是加快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能源产业仍处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初期,亟需进一步加强统筹引导转型发展相关工作。
为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决策部署,加快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目标是推动数字技术真正融入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构筑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推动能源系统运行和管理模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转变,带动能源系统新能源比例的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能源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支撑能源行业提质增效和碳排放“双控”。
《意见》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共性技术突破、健全发展支撑体系,以及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强调要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数字能源生态构建,推进能源行业大数据监测预警和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开放互联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体系,支撑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和需求布局分析研判。同时加快能源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培养。深化能源数字化智能化领域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院校围绕重点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依托重大能源工程、能源创新平台,加速能源数字化智能化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加速培育一批具备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知识技能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4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今年能源行业将聚焦能源安全保障、清洁低碳转型、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能源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不断提高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深度融合,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能源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
以数字科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更清洁、更低碳、更安全、更高效,既能发挥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符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转型发展战略,同时也符合当今科技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政策、技术、资金等多方要素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能源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
新型智库助力数字能源生态体系构建
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政府、学界、企业界、金融界等社会各界合力攻坚、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能源生态合作体系,才能加速能源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实现碳中和步伐。各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加快推动本地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牵引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支持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共同发起建立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联合体。相关行业协(学)会、智库咨询机构要充分发挥沟通政府与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搭建沟通合作桥梁。
3月3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主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智慧中国》杂志社、国声智库和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数字能源创新发展工作座谈会在中央党校举办,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文锋指出,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紧密融合,数字化转型将重构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治理体系,拓展能源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是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表示,数字能源产业创新要探讨做好研发融合创新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要加强数字技术和能源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实现多领域多技术协同效益提升;要密切关注数字市场前沿科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高数字能源的生产效率。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企业作为现代环境治理主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月28日,由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国声智库、《智慧中国》杂志社主办,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智库论坛暨数字能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智慧中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徐东华表示,能源行业作为智能制造重要部分,在“双碳”目标牵引下,以数字技术赋能能源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能源数字经济,促进能源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以数字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全面链接燃煤热电能源生产,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储能以及下游能源消费系统,建立“源储荷一体化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以及“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表示,立足我国能源禀赋和国情,建立新型能源体系,必须将数字科技与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能源行业朝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转型升级,这是我国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
在本次会议上,国声智库与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以共建数字能源工业大数据平台为中心,从学术研究、技术研发、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共同推进我国数字能源生态构建和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1日,经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智库创新发展专项基金”,专项基金全面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旨在研究探索数字能源发展的科技驱动和人才支撑,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为实现数字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创现代能源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下一步,双方将联合成立数字能源高质量发展课题组,奔赴全国数字能源示范基地开展调研,“数字能源”智库对话、《数字能源》图书、《数字能源》纪录片等。
全应科技数智化赋能热电行业提质增效
目前,燃煤热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主导作用和兜底保障性功能,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全应科技深入贯彻落实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专注研发燃煤热电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构建热电生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服务能源行业提质增效、节能降碳,走在了行业前列,是我国数字能源的先锋者。
全应科技自主研发的“全应热电云”数字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50多项知识产权,目前已在江苏、浙江、山西、山东、陕西、湖北、宁夏等13个省区市为超过50家热电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节煤降耗、安全保障、清洁环保、智能运行的重大价值,助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作出了贡献。
从目前已落地的案例来看,全应热电云平均能为热电系统带来综合能效2%-5%的提升。全应科技董事长夏建涛表示,使用全应热电云后,每个热电厂每年能节省1万吨到2万吨的煤炭使用量;如果1万吨的煤炭不燃烧,就会少排放2.7万吨二氧化碳。未来全应科技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有望为我国每年节省上亿吨煤炭,减少数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价值。
凭借在热电能源智能化领域的成功实践,全应科技入选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优秀案例,被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智慧中国》杂志社授予“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首批科研示范基地称号。近日,全应科技 “5G+节能减排”项目入选《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案例集——5G+智慧矿山应用场景》。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双碳”工作的当下,全应科技数字能源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对能源行业智能化建设起到了标杆作用,为各地有效推进重点行业降碳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产能提供了可推广可应用的模式。
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浪潮已经到来,全应科技在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共性技术突破、健全发展支撑体系等方面大有可为。面向未来,全应科技将构建全方位端到端数字能源大脑,将煤电、绿能、储能深度融合和精准协同,大幅提升绿能上网电量,有效降低煤炭使用量,为推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建设能源强国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