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里的军民鱼水情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源自国际出版商协会。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在中国,书香里的军民鱼水情,更成了新时代双拥新貌的一个生动缩影。
薪火相传
■宁江伟 王慧甜 文/图
一本图书遇到有缘人,一段段历史便生动起来;一幅照片遇见传灯者,一个个人物便鲜活起来。世界读书日前夕,河南省扶沟县人武部组织参观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感悟读书魅力。
书中短短十六字 催生一座纪念馆
■闫忠玉 王燕敏
在河南省扶沟县全境解放前16天,1948年6月5日,他所在部队与匪徒发生遭遇战,他倒下了,2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他就是新四军第四师《拂晓报》年龄最小的编辑、记者姜鸿起烈士。
4月初,位于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的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传来消息:两尊烈士铸铜塑像即将完工。
如果不是一本书的印证,我军新闻史上一段特殊历史险些就被淹没。红色史料抢救者姜新生,是一位扶沟籍退役军人。
前些年,姜鸿起烈士的侄子姜一平找到姜新生,打算为伯父立一块墓碑。家人和乡亲们只知道,姜鸿起是一位烈士,曾担任过中共河南省扶沟县城关区区委书记,此外再无更多信息。
2013年,由扶沟县文联原主席唐贵知创作,反映姜鸿起战斗经历的《小何庄壮烈战歌》一书问世。姜新生从头至尾认真细读,书中16个字深深震撼了他:姜鸿起任新四军四师《拂晓报》编辑、记者。
不能让这位战地记者的光辉经历被淹没!姜新生从扶沟县、周口市文献记载中寻找蛛丝马迹,从单斐回忆录《走向拂晓》中寻求佐证,并对照彭雪枫将军与《拂晓报》全体编辑、记者的合影照片,最终确认了姜鸿起烈士的身份。
紧接着,姜新生历尽艰辛,搜集到包括烈士生前照片、编印的报纸、刻字的蜡版、使用过的油印机等大量文物,并撰写《姜鸿起在新四军考述》,填补了烈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拂晓报》工作等史料的空白。从此,扶沟抗日英雄便有了“东有吉鸿昌,西有姜鸿起”的说法。
2014年11月,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启动建设时的一幕,至今令当地人感动:烈士的老部下、时年88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姜合顺闻讯后,决定和家人一起,到施工现场为烈士纪念馆搬一块砖。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等为《拂晓报》的题词、对《拂晓报》的关心,得以生动再现。当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报刊博览会上,《拂晓报》作为中国一份敌后报纸参展并引起关注,让今天的军事新闻工作者闻之肃然起敬。
如今,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已成为“周口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扶沟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被中国关工委命名为“全国少先队重点课题研究基地”。
共育新风
■王权 文/图
当阅读成为习惯,灵魂就能跨越沟壑。用书籍传播正能量,应成为一种自觉。在东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官兵争相传递有效阅读“接力棒”。谢庆彪(右一)和战友们定期与驻地群众交流读书体会。
循着批注寻读者 “流动书箱”故事多
■张 熠 章 鹏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迟玉光
“成功的彼岸,我是否还能顺利靠岸?”前不久,东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中士谢庆彪正在阅览室翻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意中看到了书中这句批注。批注旁的一段原文下面画了一道粗粗的红线。
写批注的是谁?难道他遇到了什么挫折?谢庆彪后来向战友们介绍,当时他带着一系列疑问,找来借阅登记本,追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阅流程,登记本上显示:这本书一周前在驻地附近一所中学的图书室内。
从2019年起,驻地双拥办积极协调支持,该旅和附近学校、敬老院三方联合启动“流动书箱”共建活动,用书籍架起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桥梁。
这一次,谢庆彪“按图索骥”,很快查到了上一名读者是初三学生葛陈晨。在连队帮助下,他联系上葛陈晨的班主任,提到自己在书中的“发现”。班主任告诉谢庆彪,葛陈晨是一名优秀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最近一次摸底考试没发挥好,产生了厌学情绪。
得知这一情况后,谢庆彪没有急于联系葛陈晨,而是写了一封书信,夹在书中葛陈晨批注的那一页,委托班主任等“流动书箱”送到学校时,把这本书交给葛陈晨。
信中,谢庆彪没有讲太多人生道理,而是坦言担任班长后的经历与苦恼,他想带领全班处处争第一,这个目标有时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正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帮他走出了困境。卧在病榻的保尔,用笔代替武器粉碎生活的“铁环”,谢庆彪把教出好“徒弟”视为幸福快乐,巧妙地把“路总能走下去”的理念传递给葛陈晨。
没过多久,当“流动书箱”再次回到营区时,谢庆彪惊喜地发现,在夹着书信的那一页,葛陈晨写上了一段新的批注:“谢谢哥哥的鼓励,我也要像保尔一样继续战斗!”这时,谢庆彪才主动联系葛陈晨,勉励他再接再厉。
随后的一次军营开放日,两人相见。葛陈晨询问谢庆彪如何才能参军入伍,扛起保家卫国的重担。
“流动书箱”结交书友,谢庆彪鼓励过别人,也受到过别人的鼓励。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已有数百本书籍写下官兵、学生、老人的批注感悟、心得体会,成为军地铸魂育人的一道动人风景。
智力助学
■吕祥 文/图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成长路上最可靠的“捷径”。“扶贫先扶智”“立志先立心”,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某部排长毕万昌在爱民实践中体会到,扶智、立心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为多读书、读好书创造条件,帮助困难家庭子女成长成才。
一本字典情谊长 “爱心书屋”爱民情
■马春雨 刘文波 姜玉坤
3月19日,在外地出差的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地爆连排长毕万昌,顺路到书店购买了一批优秀小学生读物,发往甘肃、辽宁两省地处偏僻的3所小学。这意味着,由他捐赠资助的3个“爱心书屋”又有了一批新书。
“这是你第几次捐赠图书?截至目前捐赠了多少?”面对提问,毕万昌沉思片刻后说:“这倒记不清了,反正这么多年每年都捐,有时一年一两次,有时三五次,有时还会更多,每次捐赠的数目也不一样。”
毕万昌捐赠图书,源自对一本《新华字典》的特殊情感。上小学一年级时,因家里穷没有字典,他从同学那里借来字典,晚上回家一页页抄写。“毕万昌抄字典”的消息传开后,班主任老师刘卫国深受感动,特意为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那本字典伴随毕万昌度过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后来参军入伍还在使用。时间久了,字典有些残破,他仍然视若珍宝,特意在扉页上写了几句话:“此物值千金,破了伤人心,战友借去看,千万要小心。”
2012年10月,刚刚担任雷锋班第25任班长的毕万昌,从电视上看到向贫困山区“捐献字典”的公益广告,瞬间被触动。当晚班务会,他倡议加入捐赠字典的行动。随后3年多时间,雷锋班相继募集了1790本《新华字典》,赠送给驻地3所条件相对困难的中小学校。
再后来,他们又为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小学生募集捐赠1万多本《新华字典》。在当地马场小学,一个叫普母央金的小女孩领到字典后,在字典扉页上歪歪扭扭写下“雷锋叔叔”4个字表达感谢。看到这一幕,毕万昌萌生了帮这所小学建一个“爱心书屋”的念头。经军地各方努力,他们按照学校提供的图书目录,将1900多册图书发往甘肃。
同年,毕万昌应邀到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邱窝棚小学作学雷锋报告,发现学校课外读物较少,又在这所学校建起了一个“爱心书屋”。随后,他与雷锋连原指导员阎绍川一起,在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北三家乡中心小学建起第3个“爱心书屋”。
如今,毕万昌已提干成为排长。他说,为了补充更新图书,每年雷锋班都会和一些爱心人士携手,不定期捐赠一些新出版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
比翼齐飞
■徐兴奇 文/图
爱情滋润心灵,阅读升华人生。爱与阅读能够互相成就,当阅读启迪智慧、照亮心灵,就能以大爱拥抱世界。奉献社会的人常常能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陈超和董新两人常说,美好未来,唯有爱与阅读不可辜负。
两人买书偶相遇 志趣相投结良缘
■徐兴奇 栗 健
在陈超家中的书柜里,至今摆放着路遥那本小说《平凡的世界》。现任辽宁省军区锦州第三干休所门诊部副主任医师的他,对这本书有一份甜蜜的记忆。
27年前,还是军校大学生的陈超在书店买到了这本小说。就在他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姑娘走过来,羞涩地和他商量:“书店只剩这一本了,能不能转让给我?”看姑娘着急地正要掏钱,陈超没有要钱,慷慨地把书送给了她,转身就要走。姑娘不好意思,提出一个建议:“要不,你把地址给我,我看完了再还给你!”一个月后,姑娘如约把这本《平凡的世界》邮寄给了陈超。
姑娘叫董新。书为媒,后来董新成了陈超的妻子。
回忆往事,董新告诉我们,当时她正在师范学校上学,就是从那本书开始,每读到一本好书,她都会推荐给陈超,还经常附上她的阅读心得。同样,正在军医学校就读的陈超,每每读到好书,也会寄给董新,推荐她读。就这样,两人在荐书、读书、谈心的过程中熟悉起来,除了交流心得体会,还交流对理想、人生的感悟。前后3年多时间,他们互寄了三四十本书,厚厚的图书和浓浓的书香把相隔千里的两人拉得越来越近,爱情的火花渐渐燃起。2001年,经历4年书之恋后,两人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两人依旧保留着互相赠书、交流读书体会的习惯。前几年,陈超和董新两个书迷又开始阅读电子书,这让两人感受到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读书尝到甜头,两人一直鼓励身边人从读书中受益。每逢有亲戚结婚、上大学,陈超和董新夫妇都会精心挑选一摞书送去,还不忘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推荐语。
长年累月的读书,让陈超和董新获益匪浅。用董新的话说就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改变气质,提升境界,成就自我”。周围的人们欣喜地发现,陈超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军官”“基层干部标兵”“基层好军医”,董新先后6次被锦州市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
军地时评
一盏读书灯 脚下路千条
■董 强
这些年,每当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总是不期然地联想到延安读书热。
那时候,河滩上,追赶部队也要抱着书;山坳里,靠大家捐书也要设立图书室;窑洞里,条件再简陋也要开办自然科学院。
抚今追昔,令人陡生几多感慨。那时候书少,借书也要读。今天,图书品种多了,可供选择的余地大了,有时候许多人反而不懂得珍惜。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倡议。今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第9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追寻红色足迹,走向阅读社会,对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同样有着重要启示。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沉静内心纯洁关系。现实中,从天而降的“馅饼”,常常是关系物化的“陷阱”;形形色色的“关系圈”,往往成为阻隔纯洁关系的“冰山”。外面越是喧嚣热闹,人越不能心浮气躁。置身现代社会,尽管难以像古人那样 “一床明月半床书”,但做到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并不难。崇尚阅读,纯洁交往,无论内部关系还是军民关系都不会庸俗化。
书不开口可为师,读书能够提升自身素质。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书犹药也,可治愚。”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涵养浩然正气。广大军民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共同提高素质,就一定能探索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路径,找到涵养精气神的新方法。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书能够解决难题。广义的“论语”,包括理论的创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是用来读的,阅读不是装点门面。“读书不为书所愚”,就是要学会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用实践检验、校正书本知识。实践证明,谁能用好“桥”和“船”,谁就能顺利渡“河”,让我们用大量科学管用的知识为解决双拥实践中的难题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