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基准

2021-1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马莉、任怡之、刘芳(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视劳动教育,历来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然而高校劳动教育却随着时代的变化时兴时衰。强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把握好以下基准。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此把握好劳动教育的价值向度,避免纯粹工具化、功利化理解的不良倾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使人得以成其为人并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也就是说,劳动是促进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的第一内在需要,因为劳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同时,“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亦即“劳动创造美、创造幸福”。如果在劳动教育中将劳动做纯粹工具化、功利化的理解,必然会培养出不尊重劳动、不爱劳动,只爱优渥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青少年。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家庭富裕和大量的财富积累,为生计所迫的劳动不再那么急需,更会助长青少年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挑肥拣瘦,甚至不想劳动,歧视体力劳动、普通劳动的不良心态。当前出现的“啃老族”“外卖族”,跟这种过度工具化、功利化的教育偏颇不无关系。正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所指出的,“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其次,要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强化实践体验的理念,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具身化向度。《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这就表明,劳动教育的具身化向度,旨在革除已有劳动教育存在的“去身体化”“去体验化”“去情境化”导致的“有劳动无教育”或“有教育无劳动”等弊端。同时,具身化的劳动教育符合大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一方面,大学生面对繁重的专业学习乃至科研任务,应该说脑力劳动的教育还是不缺乏的,特别是体力劳动方面的教育,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缺乏将身心交融、知行合一统一起来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深受身心二元对立哲学思维的影响,往往有意无意地将身心分离开来,而具身教育则坚持心灵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的理念,强调心、身、环境的某种互涉性,以及身体在创造个人知识、实践智慧、道德品质等方面独特而巨大的作用。诸多心理实验和教育实践也证明,具身教育是符合心理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提倡“做中学”的具身化劳动教育更能提升育人的实效性。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并结合专业学习实际涉及具身化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具身化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其身心皆参与、沉浸其中,在亲历和体验劳动过程中得到教育和启发,真正实现“劳以树德”“劳以增智”“劳以强体”“劳以育美”“劳以创新”的目标。

  最后,要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借鉴“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协同向度。《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对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相关主体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因此,整个《意见》的内容和主旨皆体现了“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仅仅靠开设一门劳动教育课来完成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借鉴、采用比较成熟的“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丰富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把多种积极要素和力量协同起来形成有机合力,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工作体系之中。另外,还可借鉴“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把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他课程之中,如《意见》要求的那样,“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总之,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把校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协同起来,并把协同机制贯穿到教育内容、过程和评价全过程,才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