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眉县印象农家菜:十碗老味道  一盏思乡情

2025-09-28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王根平

  早就听说眉县印象农家菜乡情乡味,是记忆中的老味道。特别是“十大碗”,那才叫地道。是眉县人家灶膛里升起的烟火,是关中平原捧出的金霞;糟肉的红,酥肉的脆,甜饭的蜜,鲈鱼的鲜——口口都是黄土与渭水合写的乡音,碗碗都是对远行人说“回来就好”的老话。

  

  趁着周末,我特意驱车前往,约几个朋友只为亲口验证那传说中的“十碗金香”。车过张载祠,空气里忽然掺进一丝柴火酱香,像有人隔空招手。跟着香味拐进安阳街,汇丰佳苑小区门口西侧,两盏大红灯笼猎猎作响——“印象农家菜”五个斑驳金字,像给远道之人打开的时空门。

  “印象农家菜”青砖黛瓦,古色古香,青砖墁地。檐口垂下,红灯笼在檐角晃,辣椒玉米串随风沙沙作响,仿佛庄稼地自个儿伸进院里打招呼。青砖地面油亮,踩上去“噔噔”带声,像踩在老电影的胶片上;八仙桌圆鼓凳,木纹里浸着酱色和油灯黄,手一摸,指尖先尝到岁月的味道。如同秦腔高腔甩出“三桩事——”,震得铜铃叮当作响,香味、灯光、嗓音同时扑面:这哪是菜馆,分明是把关中大地整个端到你面前,连心跳都跟着鼓点走!

  

  老板赵银站在灯笼下,圆脸被映得通红,一声“来咧——”震得铃铛都脆响。他双手递上热毛巾,笑得比柴火还旺:“先擦擦风尘,再尝咱家的十碗金香!”话音没落,人已钻进厨房,亲自舀第一勺糟肉汤汁,小跑着送到你嘴边:“趁热!香不香?香就常把眉县当老家!”

  "十碗到——"随着一声嘹亮的关中号子,八仙桌上十只金边大瓷碗列队而出,像十轮满月落桌。玫瑰糟肉红光闪,肥肉透金;虎皮条子肉乌亮皱皮夹粉糯;酥皮金黄碰筷就脆裂;八宝甜饭油亮嵌红枣,像金箔上镶玛瑙;银鳞鲈鱼卧翠菠,胡椒肚丝汤浮金油星。蒸雾一漫,灯光被滤成暖金色,满桌菜顿时成了“关中调色盘”,色未入口,眼已先尝。

  

  十色排开,桌面瞬间化作关中大地的调色盘。我先听——酥肉掰断,“咔嚓”脆响在屋梁回弹三圈;再吃——糟肉入口即化,油脂先给舌尖镀一层“金膜”,醪糟甜、酱香、果香依次绽放;八宝甜饭的蜜汁沿喉咙滑下,像把童年偷舔的麦芽糖重新点亮。邻桌深圳妹子直播:“姐妹们,这香味在舌尖放烟花,比CBD夜景还闪!” 北京游客王潇端起相机连拍:"不用滤镜就是故宫红!"更让她惊艳的是味道—— "酥肉一口'咔嚓',里面却爆出滚烫鲜汤,像关中人的豪爽里裹着细腻。"

  入乡,入味。老板不忘介绍:“地头青菜山间鸡,现摘现宰现下锅,来吧,吃完这一顿,你就有了回得来的方向,也有了走不远的牵挂。"

  赵老板说:“庄稼人把日子过红火了,得让远路人闻到火候里的诚意。”一句话,像给香味盖上了关中的邮戳。

  离开印象农家菜时,夜已深。红灯笼在风里摇,香味却不散,像给每件衣服都绣了暗纹,一走一路飘。赵银递来一张“金箔福卡”,毛笔蘸金粉写:“常回来看看”。我把它揣进胸袋,车启动,窗外的安阳街渐渐后退,而唇齿间的肉香、果香、麦香仍此起彼伏,像给归途铺了一条“气味的红毯”。

  如果你也厌倦了速食与外卖,就来眉县安阳街汇丰佳苑小区门口西侧,把车速放慢,让香味做导航。印象农家菜坚持品质至上、鲜菜现做、服务到位,十只金碗日日开锅,秦腔天天开腔。

  记住:无论春风得意,还是深夜迷路,只要拐进这条街,红灯笼一照,十色金波就会替你接风洗尘—— 风里雨里,我在眉县印象农家菜,用一碗穿越千年的香,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