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有这样一位人物,凭借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中医药产业的敏锐洞察,在艾草领域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他就是杨号锋。作为铜川市、耀州区两级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返乡创业,开启艾草产业新征程
杨号锋出身于药王故里,家乡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从小就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在外面的世界打拼多年后,他毅然决然选择返乡。彼时,他看到河南南阳以张仲景为依托,艾草产业做得风生水起;而作为药王孙思邈故里的铜川,艾草产业却近乎空白。“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底蕴和资源,没有理由做不起来。”杨号锋心中燃起了创业的火苗。
2017年,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杨号锋投资6000余万元创办了“秦艾”产业品牌。秦艾产业孵化园随后落地耀州区孙塬镇,这里也成为了他梦想起航的地方。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村民们对种植艾草心存疑虑,认为艾草种好了是药,种不好就是草,担心没有收益。杨号锋自掏腰包买了10万元的艾草根,免费发放给村民,并承诺负责销路,这才慢慢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如今,艾草种植给村民带来了每亩约2000元的收益,曾经的“冷门”产业变成了增收的“香饽饽”。仅贺咀、孙原、文昌等村就种植艾草570余亩,约150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创新发展,构建全产业链格局
为了让艾草产业真正发展壮大,杨号锋深知不能只停留在种植层面。他向耀州区人大提交了《关于支持耀州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围绕孙塬镇药王文化和健康养生主题,以三产融合的模式发展艾草产业。
在生产加工环节,他多方奔走,建设现代化生产车间,引入多条生产线,从灸材、灸具、家纺、日化、足浴、养生茶、贴剂膏剂等方面丰富产品种类。目前,公司的艾制品共有6大类70余种,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公司还与铜川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起草了行业标准,推动当地的艾草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如今,走进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一根根艾条、一盒盒艾草产品在流水线上快速产出,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销售方面,公司不仅和多家中医药店达成线下供应合作,还紧跟时代潮流,今年成功开通网店,进一步打开市场,让小小的艾草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心系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与社会公益
杨号锋时刻牢记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履行职责。他经常深入农户、街道、厂区、田间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当发现农户因种植技术缺乏导致艾草品质和产量下降时,他倡导成立了铜川市艾草产业协会,为艾草农业合作社、种植户、加工企业等搭建起联系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在多部门的支持下,他起草了《铜川市艾草种植技术规范》,并大力宣传推广,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效。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杨号锋积极奔走,促成孙思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落地秦艾产业孵化园。学校设有艾灸、按摩、拔罐、刮痧、膏贴等中医适宜技术技能培训课程,学员毕业后还可获得推荐工作机会,为创业者提供连锁店扶持。“让大家学一门技术,既能就业增收,又能传播中医文化,一举两得。”杨号锋说道。
在关注就业的同时,杨号锋也不忘关心特殊群体。在“国际残疾人日”,耀州区永安广场上,由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艾草足浴包展销活动中,多名残疾人参与其中。公司将足浴包加工包装工作交给耀州残联,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还给出了比普通人更高的加工费。“能为残疾人做点实事,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这是我应该做的。”杨号锋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温暖。
从返乡创业到产业创新,从助力就业到投身公益,杨号锋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他的努力下,药王故里的艾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未来,相信杨号锋将继续在艾草产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家乡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