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点燃”眉县猕猴桃——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研讨会侧记

2025-09-21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王根平 冯永春

  9月20日下午,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多功能厅内高朋满座,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的重要单元——“新质生产力赋能猕猴桃‘土特产’发展研讨交流会”在此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新西兰皇家植物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6家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共论一颗“小果子”的“新质”未来。

  

  会议由林业和草原猕猴桃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刘占德主持,眉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小平致辞。张小平表示,眉县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种植面积、综合产值均居全国县区之首,此次研讨会将为眉县猕猴桃全产业链注入数字、科技与品牌的新动能。

  

  会上,7位嘉宾相继抛出“硬核”观点: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提出“用数据重新定义猕猴桃”,详解产业数智化转型路径;新西兰皇家植物研究院吴金虎教授分享国际品种选育最新成果,为国产猕猴桃“芯片”突破提供借鉴;农本咨询首席专家贾枭则以眉县为例,剖析“土特产”如何靠品牌溢价实现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跨越。此外,智慧果园、气象灾害AI识别、区块链溯源等前沿技术也逐一亮相,引发台下种植大户频频拍照记录。

  “过去靠天吃饭,如今靠算法吃饭。”眉县果业企业代表王军虎听完报告后感慨,他计划明年在园区全面接入智慧果园系统,预计节水30%、省肥20%,每亩增收逾2000元。

  据悉,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次产业“链式”对接会。现场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11项,签约金额2.3亿元,涵盖新品种授权、智能分选设备采购及出口贸易订单等多个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眉县县政府还联合发布《眉县猕猴桃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白皮书》,为行业提供首个“土特产”转型操作指南。

  与会专家认为,眉县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探索出“科技—产业—品牌”三位一体的高附加值路径,为全国猕猴桃主产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眉县方案”。下一步,眉县将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发力,力争到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真正让一颗猕猴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蛋蛋”。(王根平 冯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