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子洲县:跃级“百亿县城”,破茧成蝶,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5-03-06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冯保成

  2024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十四五”规划攻坚的关键节点,陕西子洲县以非凡之势,在发展征程中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这一年,子洲县地区生产总值强势突破百亿大关,昂首迈进“百亿县城”方阵 ;子洲至西安的“复兴号”动车组风驰电掣,拉近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全省首个黄芪新品种“子芪1号”惊艳问世,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这座陕北县城怀揣“小城大志”的豪情,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力冲刺,书写了一份亮点纷呈的优异答卷。

  光伏产业 冯祖旗摄

  破局:从“县域经济洼地”到“百亿增长极”的突围战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子洲以“项目攻坚年”为抓手,推动82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总投资48.57亿元。“飞地经济”成为最大亮点——与榆阳区签订合作协议,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互补。

  营商环境的“子洲速度”更令人瞩目,出台《子洲县营商环境“6+1”新突破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推进项目手续提前办、容缺办、同步办,企业用水报装时间压缩至1天,实现160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城乡全覆盖。万家乐购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投运,5000张消费券点燃市场活力,“陕货入苏”助销5100万元农特产品,县域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振兴:黄土高原上的“三农”新图景

  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子洲探索出“小庭院撬动大产业”的路径,38个村1624户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增收超2000元,引导150家民营企业和127个脱贫村结成“村企共建”帮联关系,“千村光伏”项目带动110个村集体增收,集体经济强村从3个增至10个。

  锚定发展特色有机生态农业,子洲加快构建“标准认证、品质提升、品牌溢价”三位一体有机农业发展体系,推动黄芪、山地苹果等8大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品质化提升、品牌化运营认证产品,涵盖6大类24个品种,认证面积达32981亩。

  按照“公司+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引进滑子菇产业,全面盘活周家硷镇董家圪崂村蘑菇大棚,带动周边1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约2万元。

  以马蹄沟产业园为承载,由山西现代功能食品研究院通过以商招商模式引入4家企业进驻园区,实施生物药剂、中药材饮片等制作。升级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4.0版有机肥厂全面投运。紧抓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机遇,全县大豆播种面积21.53万亩,亩产达129.1公斤,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及全生物降解地膜共19.53万亩,黄土坡上的“绿色革命”正重塑农业价值。

  动车穿越子洲 吴志林摄 

  蝶变:从“红色热土”到“文化IP”的升级路

  以建县80周年为契机,子洲深挖红色文化富矿,围绕传承和弘扬李子洲革命精神,谋划系列文化产业项目,电影《李子洲》,将于今年正式上映、革命舞台剧《李子洲》在市内机关单位演出巡演30余场。县展览馆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累计接待210余场,服务2.3万余人次。

  第二届馃馅文化产业大会更让传统美食“破圈”购销总金额1288.6万元,带动消费近5000万元,并亮相2025全球驻华外交官新年晚宴,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进一步提升。

  在城乡融合中,“数字基因”悄然生长:55个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一屏治全域”“智慧广电+数字乡村”入选2024年度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典型案例。20处农村文化广场、综合文化站13个、图书馆分馆6个与“子洲小剧场”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野,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让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89%。

  温度:民生答卷里的“幸福密码”

  建设并正式投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让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稳固。

  首届“西中班”本科上线率97.8%、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市首家、师家坪实验小学获评全国先进集体。医疗版图持续拓展,子洲县以深化医疗改革为导向,扎实推进“千县工程”“五大中心”建设,推动两所县级医院向上组建医联体,向下深化县镇村一体化发展体系。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紧密型医联体落地、口腔专科医联体即将挂牌。

  在社会治理中,“308天优良天气”“刑事立案量下降20.8%”等数据,印证着“平安子洲”的成色。56套保障房惠及新就业群体,2.5万人次临时救助托底民生,这张“幸福清单”写满群众的获得感。

  据了解,去年以来,子洲县创建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重点村5个,建设示范农房415户。启动118个村庄规划编制,并将剩余村庄纳入“通则式”规划管理。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1002座,推进垃圾分类并购置垃圾桶3800个,改造提升集中供水工程81处。(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