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3月25日电(记者杜子璇)3月17日,春意渐浓,位于武陵山深处的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焦宪又一次来到爱心助农直播间,和大伙一起忙碌起来。
从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贫困村,到年产值突破1.5亿元的“亿元村”,彭家沟村以黑猪养殖、白柚种植“一黑一白”产业为基础,以绿电为引擎,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十年前,村里只有8台变压器,养殖户连饲料粉碎机都不敢多用。”焦宪回忆说。十年来,国网恩施供电公司累计投入电网建设改造资金1100多万元,全村变压器增至21台,户均容量从0.98千伏安提升至4.05千伏安。
电力升级直接推动现代化养殖模式落地,150栋标准化猪舍配备电热板、智能通风系统和自动化饲料加工设备,2024年全村用电量达57.09万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86%。
充足电能激活产业链。村里爱心助农直播间生意火爆,加上年加工500吨的腊肉制品生产线和冻库,年用电量近20万千瓦时。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正在建设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投运后将优先供村企用电。“在直播间带动下,全村2024年实现线上销售额1400余万元,不仅拓宽了销路,还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焦宪说。
规模化养殖曾让彭家沟面临“猪粪围村”窘境。2024年底,国网恩施供电公司合作支持建设的沼气发电工程落地,400立方米发酵罐日处理粪污可达25吨,年发电量25.92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64吨,相当于节约103吨标煤。更值得一提的是,配套有机肥料厂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余万元,将形成“养殖-发电-种植-加工”全产业链闭环,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让乡村更靓更美。
在彭家沟村,电不仅是生产力,也是“风景线”。智慧路灯与土家吊脚楼相映,全电民宿和电动汽车充电站为自驾游客提供便利。2024年,村内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
产业链不断夯实延伸,彭家沟村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率达70%。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400万元。“我们正规划建设和沼气发电站配套的恩施黑猪能繁母猪厂,‘绿电+’模式一定能惠及更多乡村。”焦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