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办理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注销业务,都需要什么资料?”
“咱们现在可以‘证照同销’,在这个柜台一站式即可办理成功,请出示下面几个证件资料……”
“证照同销”改革,是王益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而推出的一项政务服务新举措。改革后企业只需要填写一套申请表、提交一次材料、跑一个窗口,后台并联审批,就可以将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同步注销,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一次办成”“证照同销”。
近年来,王益区精准聚焦发展中的难点、卡点和民生改善中的堵点、痛点,通过了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特色的“微改革”,让王益区人民群众乐享改革成果。
“证照同销”审批模式就是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数字政府建设改革领域的一项亮点举措,针对传统的企业注销方式要求企业到各相关部门分别办理“证”“照”注销手续,提交材料繁多、办事流程复杂、全程耗时较长,存在着“跑多次、进多窗”等问题。王益区打造“证照同销”一体化办理小切口改革,推出“证照同销”一体化办理模式,首批推出38项“证照同销”事项,梳理整合事项涉及的办事指南、材料、流程,减少申请材料114项,办理时限压缩1个工作日,有效提升市场主体“退市”速度。同时,电子证照推广逐步扩大,“一网通办”率达93.15%,“四个三模式 助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经验做法入选《陕西省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2024年)》典型案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群众幸福安康,涉及千家万户增收致富。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获取就业信息难这个问题,王益区进一步整合零散务工资源,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造群众身边的就业圈。
“服务中心为我免费提供编织培训,在这里能够兼顾家人的同时还有比较可观的收入,我现在平均一天可以获得60元收入,最高一天可以赚140元。”井慧娟一边做编织一边说。
王益区零工服务中心自2022年11月运营以来,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造群众身边的就业圈,累计接待各类求职者超过3000人次,发布就业岗位1600余个,线上线下注册零工信息1300余人次,为400余家次用工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并促成900余人次的接单合作。
为促进群众就业、稳定劳动关系,红旗街道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携手川口、育才、翠溪3个社区服务室,扎实开展各项劳动关系服务工作,在街道党委主导下,成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构建了“1”个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3”个行业部门(人社、工会、司法)专业监管、“N”个社会组织联动的“1+3+N”工作机制,该工作模式获评全国总工会重点工作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交流介绍,为促进群众就业、稳定劳动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与此同时,王益区还探索实施“名校+”“云校+”项目等合作办学模式,王益中学创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建立医防融合机制,在3家医疗机构及10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区中医医院探索建立了“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探索建立“2+4+N”模式取得初步成效,王益区中心敬老院被命名为第一批“陕西省旅居养老基地”。探索“融救助”模式取得协同进展。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建成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王益区入围省商务厅2024年拟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名单。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王益区始终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听取群众心声,尊重群众意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把改革成果体现在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上,力促全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