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画卷中最温暖的底色。近年来,陕西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生态好、文旅强、乡村美、百姓富、发展优的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目标,紧紧围绕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发展,持续鼓励创业创新,大力扶持返乡创业,不断促进就业增收,全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高质量充分就业效果凸显。
清晨,黄龙县的大街小巷,武晓宏身着环卫工作服,认真清扫着街道。他曾是下岗职工,多年来靠打零工和种玉米艰难维持一家五口生计。2025年,县人社局组织的城镇公益性岗位公开招聘,改变了他的生活。
“感谢政府,有了这份稳定工作,日子踏实多了。”武晓宏的话语满是感激。2025年1月,县人社局依托各类就业服务平台和“五级”公共服务体系,举办3场大型招聘会,发布1800余条岗位信息,助力145名像武晓宏这样的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走进石堡镇梁家河垂钓产业园区,热闹非凡。这里每逢赛事,游客如织,带动了周边一片繁荣。负责人彭建民感慨道:“发展渔业养殖,水电开销大,关键时刻,人社局的补贴政策解了燃眉之急。”2023年,县人社局认定该园区为社区工厂,2024年兑付补贴22万元。如今,园区吸引6家企业入驻,村民们身份多元转变,收入大幅增加,村集体收入也从300万元跃升至550万元。不仅如此,黄龙县人社局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认定社区工厂13个、就业帮扶基地9个等,兑付奖补资金230.2万元,助力93家市场主体吸纳1180人就业。
近年来,围绕生态旅游,县人社局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从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到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累计培训654人次,350人成功就业,就业率达53.51% 。其中约30%的参训学员是返乡创业人员,带动510名群众就地就业。村民们纷纷盘活闲置房屋,经营餐饮,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乡村旅游也愈发兴旺。
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用一个个贴心举措,为群众铺就就业创业的幸福之路,让民生的温度在这片土地上持续传递,未来,也必将续写更多温暖人心的就业故事。(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