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帮扶专家高赛:真干实干,赛出帮扶新风采

2025-02-22
来源:陕西科技传媒网    作者:梁红梅

  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征程中,“组团式”帮扶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基层医疗前行的道路。2024年6月,高赛积极响应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号召,主动申请前往汉中市镇巴县人民医院,开启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半年以来,她以真干实干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帮扶篇章,为当地医疗事业带来新的希望与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与责任担当,赛出别样的帮扶新风采。

1

  精准帮扶,守护群众健康

  初到县人民医院,高赛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深知,此次帮扶不仅要提升医疗技术,更要为科室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她没有丝毫懈怠,一头扎进临床一线,深入了解科室现状。她发现,这里的麻醉科在设备使用熟练度、技术操作规范度以及疑难病例应对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面对这些问题,高赛没有退缩,而是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在日常工作中,高赛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真干实干的精神。每一台手术,她都全程参与,从麻醉方案的制定,到麻醉过程中的细微调整,再到术后患者的回访,她都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024年9月,78岁的患者唐某,反复咳嗽、气喘15年,加重伴上腹部疼痛半月,当地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县人民医院就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入院。

  “组团式”帮扶的核心在于团队协作,高赛与当地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最终决定为患者行全麻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肺泡灌洗治疗。

  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较多,麻醉风险极高。高赛在术前反复研究患者的病历资料,与手术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并进行全院多学科会诊讨论,精心设计麻醉方案。手术过程中,她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冷静的判断,成功应对了术中出现的突发状况,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让科室的年轻医生们深受鼓舞,对高赛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敬佩不已。

  帮扶半年以来,高赛参与门诊无痛检查治疗、手术室内手术麻醉共400余例,开展一项骶麻新技术。作为麻醉医生,她不仅在手术室参与临床麻醉,还将工作延伸至门诊、内镜室等场景,成功指导并协助开展了无痛分娩、无痛人流及宫腔镜、无痛胃肠镜及支气管镜等技术,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服务。

  2

  人才培养,为基层医疗赋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赛深知培养当地医疗人才的重要性。她通过临床带教、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她耐心指导年轻医生进行麻醉操作,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当地两名住院医生掌握了先进的麻醉技术和理念,逐渐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这种“造血式”的帮扶,为县人民医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麻醉医疗队伍。

  除了临床工作和教学,高赛还积极参与科室的管理和建设。她协助科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麻醉操作流程,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

  在高赛的努力下,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的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科室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高赛用自己的真干实干,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患者的赞誉,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

  4

  服务患者,践行医者初心

  高赛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用耐心、细心和爱心为患者服务。在帮扶期间,她协助镇巴县渔渡中心卫生院成功完成痔上直肠粘膜环形切除吻合术(PPH术),这也是渔渡中心卫生院近年以来开展的第一台手术,为偏远地区的患者送去健康和温暖。

  “以前许多患者需要跑到汉中或西安做检查,费时又费力,现如今在当地县医院就能解决,比如无痛支气管镜、无痛胃肠镜检查等。”她说,通过帮扶,希望更多患者了解到“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与省市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不再为看病而奔波。

  “高老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对待每一台手术麻醉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每个细节都以患者的安全为核心。她已成为全科室的榜样,大家都努力向她看齐。”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韦唯说到。

  高赛的“组团式”帮扶工作,为县人民医院注入新的活力。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以真干实干的精神,在帮扶的道路上赛出了新风采,为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在高赛和当地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县人民医院的麻醉科正朝着更高水平迈进,为当地百姓的健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王根平 王歆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