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创新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1-17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吴迪

  2024年,铜川市工商联聚焦中心大局,锚定主责主业,坚持以创新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七项行动”,做实平台载体,拓宽沟通渠道,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为民营企业提供赋能支持,为促进“两个健康”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亲清政商有温度有力度。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完善政企沟通服务措施,推动政商良好互动。全年市级和区县以座谈、调研、餐叙、文艺汇演等各类形式累计开展政企沟通活动93次,全市各行业30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参加,协调解决问题事项141件,有效回应民营企业诉求,形成“企业有需求、工商联联动、部门有响应”的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提升新时代政企沟通实效新模式,融合市直属商会联合年会,举办“深化推进‘三个年’·同心聚力促发展”主题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市级部门解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金融机构落实农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为8家民营企业集中授信1.43亿元;职能部门和园区、市属国企推介发布产业合作项目和国企民企协同项目。民营企业共商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共谋发展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建言献策重广度重深度。面对民营经济发展新特点新热点,不断深化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根基持续夯实。围绕促进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工商联广泛联系民营企业优势,着眼全市光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工业产品,深入一线走访调研,针对制约发展主要问题研究形成可行性意见建议,推动职能部门从政策制度设计层面予以解决。围绕促进新服务提升建言献策。找准支撑全市高端装备、铝产业链的制造研发设计、物流运输、信息服务、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短板,采取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研究报告等形式,推动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落实措施保障,不断促进新服务提质增效。围绕促进新业态形成建言献策。精准匹配全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民营企业撰写提交政协提案,提升工商联界别委员提案市场化水平。一年来,重点关注全市经济建设、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五大方面60个主题,提交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以及撰写社情民意信息120余件/条。

  政策直达提高度提精度。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找人”机制,将中省市惠企利民政策精准送达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主动对接省工商联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制定《促进校企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方案》,组织全市60余名企业家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校企科研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向企业推送惠企产业政策汇编,深入推进“三项改革”科技成果在民企转化落实。加强企业家群体综合金融服务,召开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印发《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常态化机制,努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特聘72名金融服务员,推出专项金融产品50余个,为19家民企发放贷款3.96亿元。有效发挥全市6家民营企业服务站作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作,开展联合走访问需、诉求争议调解、政策咨询辅导、税费服务体验等10个方面专项行动,按照生产特点和经营类别,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清单,让各类税费政策及时惠及中小微市场主体,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

  法治护航增厚度增效度。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职能作用,与市检察院联合召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座谈会,印发《“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检企交流协作、提高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做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化“送法进企业”等方面工作。与市法院联合开展“法治体检四进四送”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提升商会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能力。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商会联系合作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制法律服务,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王歆浩 王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