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雁南飞”,今朝“凤还巢”,在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乡村振兴的路上,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返乡创业青年就是这样一支有活力的队伍,他们是乡村振兴战略有力的支撑,他们眼光独到、勤劳肯干,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红土周边沉睡的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带动红土周边村庄走上富美之路。
徐文军是土生土长的铜川市红土镇北神沟村人,今年42岁,在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中算年龄偏大的,年龄赋予的成熟,让他在创业过程中保持着果敢与坚定。徐文军在江苏常州的一家车企工作了8年,父亲突发疾病,没有太多思考,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返乡创业,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致富。
然而,刚回到老家,眼前的一幕却深深的刺激了他,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耕作,还在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粗放的种植着苹果、玉米这些铜川的传统农作物,一年辛苦种植1亩果园产量也才1吨多,在外工作的经历,让徐文军的认知打开了一扇窗,他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为了提高果园的效益,他细致的进行考察,发现北神沟村地质肥沃、污染少,他边干边学,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利用空闲时间还努力学习果树修剪、苹果管理等知识,而且虚心向有经验的果农请教。通过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徐文军的精心打理,短短2年的功夫,他们家的苹果产量从每亩1吨提升到了2.5吨,而且口感也变得更好了,着实卖了个好价钱,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徐文军尝到了甜头,但他知道,“自己的果子虽好,但只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发展产业化经营,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吸引客商,如果带着大家一起干,一定能行。”他向村民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乡亲们不理解,认为一个返乡不久的年轻人能干出什么来。听到这些话,徐文军没有气馁,他想着“我自己先闯出个模样,然后再带着大家一起干。”扩大种植规模,土地是关键,徐文军面临的最大的创业难题就是无地可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土地的问题着实难倒了他。
徐文军在最困难的时候找到了村委会寻求帮助。村支部了解情况后,帮助他协调土地,北神沟村9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有大量闲置土地,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又流转了7亩果园和60亩玉米,他说:“今春又流转了67亩地,到了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只有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才能真正带领大伙们共同致富。”
如今徐文军自己家每年苹果和玉米的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并且苹果产量还在逐年增长,谈起创业致富的秘诀,徐文军朴实地说:“明年我们的果园将再一次扩大,下一步,我们将转变合作社经营模式,提高苹果管护技术,拓宽销售渠道,靠着苹果种植产业,打造乡村旅游,让更多人走进我们苹果种植基地,走进我们北神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