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特色非遗文化亮相榆林•陕北民歌展暨国际非遗交流互鉴活动

2024-06-01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李斌 苗根

  5月29日至31日,榆林•陕北民歌展暨国际非遗交流互鉴活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陕北民歌展展厅举办,陕西省清涧县特色非遗文化集中亮相,受到中外嘉宾青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意大利、阿尔巴尼亚、韩国、巴基斯坦等21个国家和组织驻华机构代表,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单舒平及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外事外经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县委书记孙利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晨,县委常委、副县长王静雷,副县长慕为淼,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在京工作生活的清涧籍和曾在清涧工作的各界人士代表参加活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单舒平致辞,他指出,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拥有着许多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且荒漠化治理举世瞩目。举办此次活动就是要依托榆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共同保护好人类的文化瑰宝,不断深化榆林与友好城市的交流交往,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县委书记孙利斌围绕“两种文化”“两种精神”“两种习俗”“两样生活”向中外嘉宾介绍了清涧。他说,清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着独特的龟鱼文化和太极文化。鬼方都城、寨沟遗址神秘久远,出土了龟鱼纹盘,黄河太极圣境和清涧道情是传承太极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清涧儿女用生命捍卫信仰、用鲜血浇灌理想,不断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汲取不屈不挠的自信担当精神,从“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奋斗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浩荡长歌。清涧云集着黄土高原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粹,有体验不完的缤纷节会,有着“结庐在人境”的烟火气和“而无车马喧”的闲情致。此次活动,清涧县以非遗为媒、以会展交友,诚邀中外嘉宾在共享厚重非遗文化中体验黄河风情、观赏北国风光、品味人生之路。

  

  

  活动期间,清涧县在展厅里精心组织编排了精彩的非遗展演。在陈设着各种传统打夯工具的展区,非遗传承人李国雄一边唱着劳动号子,一边示范打夯,看到眼前这种传统劳作的景象,不少前来参观的外宾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体验过后,脸上难掩兴奋之情。

  

  

  

  

  

  

  

  

  

  

  

  

  在大型黄河置景区,眼前的景象让人们震撼,展区用道具和光影展示出了黄土高原梁峁交错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清涧县陕北民歌非遗传承人表演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兰花花》《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等经典曲目,来自意大利、俄罗斯的艺术家也演唱了经典曲目,现场天籁之音赢得中外嘉宾阵阵掌声。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吸引了中外嘉宾的注意力,大家与歌手互动唱和,歌声一片,掌声一片,热闹非凡。

  

  在道情小剧场,中外嘉宾透过窑洞装饰的观演窗口,聆听了清涧县独特的非遗项目清涧道情,大家一边观演,一边拿手机记录着这种古老的天籁之音。

  

  

  

  

  

  

  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插梆子秧歌以武术与舞蹈的组合体展示了力与美,梆子的敲击和秧歌队员们震天的喊声,展现了西北汉子的豪迈之情。陕北二人场子演员干净利落的招式、轻盈灵动的身姿、眉目传情的表达诠释着这一陕北传统艺术的灵动之美。哈萨克斯坦、古巴的演员也带来了非遗展演,或轻盈欢快的舞步,或激情似火的音乐,带给了现场一片欢乐。山这边,海那边,特色非遗文化在这里轮番上演。伴随着锣鼓唢呐声,现场的中外嘉宾手拿花伞、彩扇,在演员们的带领下,共同扭起了陕北大秧歌,中外非遗文化在这里交融。

  

  

  

  

  

  

  

  

  

  

  此次活动,清涧县在展厅特别设立了路遥文化展区,展示了由路遥小说《人生》改编的同名电影。路遥文学村实景模型前,中外嘉宾驻足观看,聆听清涧县歌手演唱了《神仙挡不住人想人》《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等影视作品中的经典曲目。

  

  

  

  

  

  

  

  

  

  

  

  

  

  

  非遗特色产品展区,集中展示了剪纸、黄河玉石、枣木雕刻、枣果馅、枣饮料、清涧煎饼等特色非遗产品。中外嘉宾拿起剪刀体验非遗剪纸,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展台上,酥脆留香的小麻花,晶莹剔透的红枣饮,香酥软糯的果馅,回味无穷的煎饼,都让外宾们直呼美味。

  

  

  

  

  

  

  

  非遗文化交流座谈会上,非遗学者、非遗传承人、各国外宾分别围绕陕北民歌展和榆林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进行发言,浅谈非遗的保护与国际合作。

  此次活动,清涧县以非遗为载体,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经济社会、文旅产业等方面发展成果,向世界递出清涧名片。(编辑:冯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