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整的,怎么变成前‘头’光明了?”见到比笔者小,额头以上头发稀少、两鬓花白的王亚军,便不禁地问。听后,他笑呵呵地说:“叫风刮跑了,树枝挂走了。”
印象里的王亚军,长着一张娃娃脸,一头很黑、很密的头发,曾令人羡慕。而今,这位在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摸爬滚打了34年的他,先干果业,后干畜牧,到了2017年6月,又挑起森林管护的重任。
“7年来,为了守护脚下的这片绿,王亚军付出了很多,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市、区相关部门的不断肯定,金锁地区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就是有力的佐证!”一位姓段的副镇长如是介绍。
1990年10月,王亚军通过区上招考,从阿庄镇原疙瘩村来到了金锁关镇政府。在这里,他当了很长时间的果业专干,后因工作需要,又从畜牧调整到林业员这个岗位。“他脑壳灵光,不但很快进入角色,而且这几年也干得越来越起劲,越来越顺当。”同他处一间办公室的同事说。
“林果本来就不分家,不同的是果业只是一个分支,而林业的范畴更大。”他还说,在金锁地区,森林面积很大,无论南北,还是东西,足足有几十里。要保住这一地区34个Ⅰ级、42个Ⅱ级点位不出问题,光靠林业部门,光靠护林员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行。基于此,他在发展、壮大森林管护队伍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宣传、动员上,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在金锁关镇,有护林员50人,网格员超过100人,参与一线值守的有120人,15支35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也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更要的是,广大群众也被带起来了,大家把守护森林安全的责任记在心头,扛在肩上。
为带好队伍,搞好工作,他把吃透国家现行的林业政策及法律、法规放在首位,坚决过好学习、消化、吸收“三道关”;中、省、市、区每年度的有关会议、讲话、文件精神,成了他的“必修课”。
每年初,他除协助镇领导对森林管护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外,还积极参与系列保障措施的完善与实施;力抓队伍建设,成功构建起镇、村、组、户四级森林管护网络化体系;积极统筹物资调配,不断完善险情预警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并将其进一步落细、落实、落好,把“防范”关口不断前移。
他总是往下跑。在重点区域、重要部位,他同大家一道,树起了无数块警示牌;在数处卡点,他负责安装起数台森林防火语音提示器;还组装了16台森林防火宣传车,巡回各村(社区),一遍又一遍地宣传国家系列保护森林地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醒大家入林不带火。他还亲自制作、悬挂横幅,带领相关人员刷写、更新宣传标语,进村组张贴、发放传单…… 通过系列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政策及其系列保障措施的知晓率和森林管护的参与率。
下到村组,他同护林员、网格员一道翻山越岭,不断巡查。同时,积极开展走访、座谈,还搞起别具一格的“板凳会”,使广大群众牢牢树起“森林防火,预防为主”“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森林防火,重在预防!”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金锁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很大。收获后,对于大量秸秆的处理,他一边要求大家严格遵守《秸秆禁烧的通告》,一边联系数家养殖企业进行收购。另外,积极联系农机部门,购买秸秆打捆、粉碎机械,鼓励群众大搞秸秆还田。受益后的群众,积极清理林缘地可燃物110余处,有效消除了林区及其周围可燃物多、易引发火灾的隐患。
在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较高特别是春节、清明等重要节点,他对重点防火区域强化管护力量,在重点进山路口、交通要道严格把守,构筑起一道道严密防线,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金锁地区山高林茂,林路交错,防火形势异常严峻。那么,怎样才能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他以“林长制”为抓手,切实完善镇、村、组、户四级网格化管理制度,以明确管护区域,砸实管护责任,做到守林有责,守林尽责。同时,按照《金锁关镇森林防火作战图》,调整、充实、壮大生态护林员和森林防火应急队伍,使其时刻保持高度警戒和临战状态,全力确保一方山河安然无恙。
为熟知上山道路,给抢险节省时间,他几乎爬遍了这里的每一面坡,每一道梁,还给每一条山路做了无数处标记。平时,顺着这些带有标记的山路,他组织护林员和网格员,加密巡查频次,拓展巡查范围,还积极配合市、区开展系列应急演练,培训大家如何科学处置险情以及当危险出现时如何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让他很难回到父母身边,即便在森林火灾高发期的春节。他说,好几个大年初一,都是当天回、当天走亲戚、当天返回的。清明时节,作为独子的他,依然不能回去,只好让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单独上坟。为此,老父亲埋怨说:“你还这样,恐怕后边找不到先人的坟了。”也引来常年收拾家里一摊子事的妻子的一通通嗔怒:“镇上那么多人,我就不信偏偏离不开你这么一个烂‘临时工’?!”
这,就是生活中的王亚军,一位普普通通、常年坚守、默默奉献的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多年来,他就是这样,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恪尽职守,勤奋实干,尽管,如今的他还是个不起眼的“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