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学习班在京举办

2022-08-22
来源:智慧中国网    

  8月19日,国声智库、中国商业史学会在京举办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学习班。会议组织系统学习《规划》精神,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结合国声智库实际安排部署落实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规划》锚定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形势和条件,提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进一步增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完善的“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目标任务,并针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作出了部署安排。

  8月19日,国声智库、中国商业史学会在京举办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学习班。会议组织系统学习《规划》精神,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结合国声智库实际安排部署落实工作。

  会议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规划》用三大板块、15个章节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重要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既是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又是重点突出、举措分明的“工作指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国声智库全体成员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指出,《规划》注重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传播,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专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规划》以专栏形式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要求:一是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作用,形成结构合理的高端智库建设梯队。二是推动部门、地方和社会智库建设,加强宏观指导和科学规划,支持部门、地方稳步开展智库建设,加强对社会智库规范引导,统筹推进各类智库协同发展。

  会议强调,要加强数字版权保护,推动数字版权发展和版权业态融合,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和单位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保护平台。加强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的版权保护。加强版权资产管理,健全版权资产评估体系,研究防止版权滥用相关制度。完善便民利民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版权保护宣传教育。

  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徐蕴峰表示,作为新型智库的建设者,国声智库要以《规划》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思想理论建设为重点,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党中央各项战略决策部署,着力提高新型智库的政策研究能力,增强决策咨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造就更多高质量智库人才,切实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发挥智库共同体的平台优势、资源整合优势,深入推进“智库观中国创新发展工程”,完善智库型战略传播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实施贡献智库力量。

  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文化是重要领域。会议指出,《规划》注重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强调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规划》明确提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国家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文化工程专项,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会议要求,国声智库应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聚焦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旅融合发展、“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创新,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强支撑。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文化遗产廊道,推介以文物资源为载体的国家文化地标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下一步,国声智库将参与国家文博文旅数字应用重点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作,以“智库+大数据”赋能文博、数字艺术品、文化贸易、智慧旅游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高质量建设国家南海文博产业园,助力其建设成为世界瞩目的博物馆聚集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先行先试”示范区、国际知名文化艺术展会汇集区、文博人才培训基地、知识产权创新基地。未来还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文博文旅数字应用重点创新实验室示范基地,为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