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牢记嘱托 一步一个脚印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2-07-1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贵州毕节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样板区,正由“试验区”向“示范区”升级,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因此,毕节干部群众将面临着更加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毕节威宁草海。黎华摄

  毕节威宁草海。黎华摄

  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金碧镇万家寨社区沙嘎坡国储林示范点,滔滔林海浩浩荡荡,青山绿岭苍翠欲滴。

  今年,编号为“0000001”的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毕节发行,据测算,此张林业碳票覆盖3.3万余亩树林,碳排减量13.573万吨,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305万元左右……一幅绿色发展幸福图景赫然入目。

  春去秋来,900多万毕节儿女逐绿前行,截至2021年,毕节市森林覆盖率达60%,森林蓄积量达6210万立方米,完成石漠化治理127.39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53.96万亩,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88平方公里,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378.84万亩,实现产值49.37亿元,惠及群众276800余人……毕节的绿色蝶变成为贵州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州毕节乌江源。史开心摄

  贵州毕节乌江源。史开心摄

  长路漫漫、未来可期,一曲毕节绿色协奏曲响彻乌蒙大地。

  群山之绿:荒山变绿岭,青山变金山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传统煤电产业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走进海雀村,就像走进绿色的海洋。”俯瞰整个海雀村,一排排苍翠的华山松、马尾松沿着山坡铺开,郁郁葱葱的万亩林海将整个村子环抱。谁能想到,这一片青山绿岭的前身,却是荒山秃岭。

  在20世纪80年代,“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是这个偏僻村庄的真实写照,“4个人只有3个碗”的道尽当地贫苦,“苦甲天下”成为海雀村久难挣脱的标签。

  改变,始于种树。“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粮。”海雀村的老支书文朝荣从距离海雀村100多公里的赫章县水塘乡林场找来苗木,带着村干部带头示范种树……

  慢慢地,越来越多村民也加入植树行列,自1987年到1989年,一万余亩的华山松和马尾松为30多个山坡披上了绿装。种树,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多年来,海雀村种树的队伍越来越大,植树造林的硕果更是累累。如今,海雀村有1.37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5%上升到了77%。

3赫章县夜郎国家森林公园一角(韩贤普摄)(韩贤普  摄).jpg

  赫章县夜郎国家森林公园一角。韩贤普摄

  荒山变绿岭,青山变金山。近年来,海雀村大力推进碳汇经济发展,目前参与单株碳汇项目的共有50户,每户每年收入1350元,村里参与单株碳汇项目的树合计22500棵,每年总收入达67500元。

  2022年4月,海雀村获颁全省第二张“林业碳票”,该张林业碳票涉及以华山松为主的森林面积7346.5亩,2016年至2020年该片森林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34627.7吨。

  从“山秃水枯”到“山青水绿”,从“杈杈房”到“小洋楼”,海雀人民愈发认识到,万亩林海就是“幸福不动产”,“植新不忘护旧苗”应是不变的坚守。

  从开荒到植树再到护林,57岁的护林员马正安见证了海雀村的绿色蝶变。“这些树林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护林是老支书的嘱咐,也是我们的职责。”马正安说,巡山是一件长远的事情,要天天巡,年年巡,代代巡。

  在毕节市大大小小的林场里,像马正安这样的护林员有很多,更有不少“林二代”“林三代”穿梭在丛丛草木间,植绿护绿、守林护林早已成为毕节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之一。

纳雍笞岭镇高山生态茶园。潘中泽摄

  纳雍笞岭镇高山生态茶园。潘中泽摄

  “高山出好茶”这是茶界的共识,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地过渡地带的纳雍,海拔在1800米以上,高山茶园大多生长在云雾之中,长出的高山茶自然高人一等,加上工匠式的茶叶加工生产,让纳雍茶成为茶中“娇子”。

  据了解,目前纳雍茶叶种植面积十三余万亩,其中可采面积达8000亩。今年7月,纳雍包揽了“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绿茶组两个茶王奖。

  “纳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昼夜温差悬殊、茶叶生长周期长、茶多芬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咖啡因含量低于全国,是茶中的优品。”纳雍县茶叶专家组吴嵩总结。

  近年来,毕节市着力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森林提质增效和林下经济发展,丰富林长制内涵,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构建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的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毕节百里杜鹃。党云丽摄.

  毕节百里杜鹃。党云丽摄

  截至2021年12月,毕节市森林面积达24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七星关、威宁、黔西等7个县(区)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产业之绿:资源再利用,发展可持续

  在毕节织金县,当地群众把皂角作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进行培育,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加工工艺,也培育了较为完善的产销体系。目前,织金县皂角树种植面积达52.07万亩,当地政府正着力在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上引导发展,使农业现代化规模生产逐步形成。

  据介绍,织金县皂角精加工基地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加工基地,每年能实现采购皂角籽3000吨,加工皂角精成品1000吨以上,年产值超3亿元,当地受益农户超2万人。

西南最大的织金皂角加工基地。熊江摄

  西南最大的织金皂角加工基地。熊江摄

  煤电产业是毕节市金沙县支柱性产业,长久以来,曾为金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之一,黔北电厂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电煤保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家传统煤电企业,近年来,黔北电厂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措施,在加强热能燃气利用的同时,还推动新能源重卡替代传统燃油车,有力促进运输企业绿色运输、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鲜活场景,在黔北电厂,不仅局限在生产环节,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再利用早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和行动,“变废为宝”多方共赢的“佳话”正生动演绎。

  扎根在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贵州皇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将黔北电厂固废脱硫石膏作为原材料,经过研磨、加辅料、发泡、减水、凝固等工序后,变成建筑行业的高端纸面石膏板销往全国各地。

  过去不起眼的固废脱硫石膏,成为贵州皇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并为企业衍生出年产4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年产10000吨轻钢龙骨生产线、年产400万平方米装饰石膏板生产线各一条,年消耗脱硫石膏25万余吨,年节约堆存土地80余亩,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

7贵州奥斯科尔科技生产车间 金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jpg

  贵州奥斯科尔科技生产车间。金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固废再利用涨身价,废弃的蒸汽又有何去处?黔北电厂通过与酒企深度合作,让资源再利用。

  距离黔北电厂十余公里的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蒸煮着高粱,时不时有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

  2019年年底,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启动与黔北电厂合作蒸汽直接供应项目,用温度稳定的蒸汽取代原有小锅炉,酒企不用烧煤,厂区环境更清洁,生产效率更高。

  这是一家企业的故事,也是毕节转换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毕节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夯实“绿色家底”。

8大韭菜坪盛开时节的野生韭菜花(资料照片) 李学友摄 (1).jpg

  大韭菜坪盛开时节的野生韭菜花。李学友摄

  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其中,毕节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30%;新型建材、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新兴产业占比达20%;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378.85万亩。

  城市之绿:生态又宜居,生活美如画

  小暑过后,夏意正浓,贵州省大方县古彝梯田绿意盎然,风景如画,从高处俯瞰,宛如一枚绿色的指纹。

  漫步奢香古镇,俯仰之间皆是美景,林木葱葱,红墙青瓦,古彝梯田花木青草相依,居民生活幸福有质感……一幅风景秀丽、生态宜居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成为毕节市生态宜居建设的生动写照。

大方县古彝梯田。毕节日报供图

  大方县古彝梯田。毕节日报供图

  近年来,毕节市秉承“绿色文明、低碳环保、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坚持“老城区新风貌、新城区新档次”的绿化标准,实施“沿水系布绿、街巷整治添绿、街头游园造绿、住宅小区增绿、公园道路扩绿”五大绿化工程,让市民能够“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享到绿荫”。同时,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化格局,以城市公园为“点”、绿色长廊为“线”、大块绿地为“面”,实现绿化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的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毕节市大力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建成七星关区南山公园、金海湖公园、金沙箐河公园、威宁北坡生态公园等53个公园,着力推进城市绿地建设,毕节市、黔西市成功创建贵州省园林城市。

  全市绿化覆盖面积达8145.3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2154.8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2.4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11%。

10毕节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夜景  王纯亮  摄.jpg

  毕节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夜景。王纯亮摄

  常常带孙子到七星关区南山公园散步的毕节市民王胜飞感叹,“现在的公园环境好、生态好、空气好,十分惬意!”。为最大程度共享生态红利,南山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在保护原有生态景观的前提下建设登山步道、游览长廊、汽车车位等便民设施,最大程度满足市民“享绿”需求。

  迎着夏日艳阳,登上南山公园山顶举目远眺,只见青山排闼来,碧水逶迤去,城市绿意尽收眼底,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景一体,优美的居住环境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我们一定会像对待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一定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毕节市生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已成为毕节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行动自觉。

  现在,毕节全市干部精神状态好、群众干劲足,大家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努力走好毕节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

  (责编:吴锋、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