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职校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设成果喜人

2022-04-08
来源:四川信息中心    作者:傅洪成

  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四川省教育厅等三厅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在“真抓实干、真教实学”的“行真”文化指引下,按照“专业调整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实践对接生产过程”的“三对接”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以骨干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为引领的信息类专业群建设对接区域内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业,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媒体技术实训基地;以骨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引领的加工制造类专业群建设对接成渝地区汽车行业、加工制造业,增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以特色专业中餐烹饪技术引领的农旅类专业群建设对接县域内特色餐饮业、现代农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校企共同推进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优化教学项目,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通过“项目分段、校企轮训”、“师匠互动、项目驱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及企业技师驻校的双导师教学,实现教学实践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设项目110个验收要点,实际完成110个,完成率100%。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成立校企政行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制订《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运行方案》《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19项规章制度,完成《校企合作制度汇编》。按照“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四川魔力风暴科技有限公司、途虎养车·成都天和致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探索“校企协同,产教一体”的培养模式,形成“参与制度化、研究常态化、全过程支撑、全方位协同”的“两化两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项目建设三年来,学校组织人员赴成都、重庆、无锡等地开展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调研活动48次,形成调研报告5份。遴选24家长期合作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召开校企合作专题会议6次,专业建设研讨会议12次,开展校企交流活动31次。

  二、建立校企合作标准体系

  按照“吻合目标、符合规范、切合实际、形成体系”的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根据企业、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学生需求,开展调研,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科学定位专业;制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完成了1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148门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增强了标准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学校将习总书记人人努力、人人出彩、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中,大力开展“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将“项目过关制”教学作为标准体系落地落实的抓手,为此校企协同建立“项目过关制”教学标准、考核标准,修订项目过关制教学标准36个、评价标准36个。形成9类248个标准,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三、校企共建育人平台

  1.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按照专业集群“抓重点,补短板”的思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以专业群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围绕骨干专业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补充其他专业实训基地短板。实训基地实训设备配置合理,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社会培训的实训设施和仪器设备。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0752.59m2,设备台(套)数3450台,工位数3300个,设备总值2498.537万元。应开实训项目853个,实开实训项目839个,实训开出率98.36%。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广泛调研、考察、遴选,与无锡市电子仪表工业有限公司、四川魔力风暴科技有限公司、途虎养车等22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项目建设以来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训基地达22个。

  3.实训基地管理

  成立了实训基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生产实训处、信息处、信息专业部具体负责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并汇编成册,配备了管理人员并落实制度管理。

  4.师资共育共用平台建设

  先后搭建了校企共育师生成长、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专(兼)职教师互聘及学生技能大赛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三年来,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累计117人次,实践天数达5768天,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5人参与教学。

  四、产教协同育人

  1.订单式人才培养

  通过调研、考察、遴选了一批优质企业开展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形式的订单式培养,与四川魔力风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设“魔力班”,与安徽中厨集团联合开办“中厨班”,与途虎养车•成都天和致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开办“途虎班”,与中航国铁(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中航国铁班”,订单班规模逐年增大,目前在校人数达到524人。

  2.推行工学一体育人模式,组织学生企业岗位实践

  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制定学生企业实践工作方案,组织学生企业实习实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适应企业管理的能力,目前每年都有1000多人到企业实习。

  3.携手合作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与企业深度合作,聘请24名企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其中13人常年驻校担任订单班专业实训教学工作。校企共同制订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考核评价。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将企业文化植入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聘请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才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学校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获奖达85人次;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获得各级各类荣誉219人次;企业深度参与的“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被评为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重大改革项目,并获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升入高一级院校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近三年平均升学率达98.5%。

  五、推进集团化办学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学校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协同企业、高校、中职学校开展丰富的集团化办学活动。牵头成立了“资中县职教集团”;加入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中部)职教联盟”等8个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参加职教集团内部各项活动,通过集团化办学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成长,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扎实推进资中县职教联盟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承担参加的职教联盟活动,承担理事单位或会员单位的义务。三年来,牵头组织资中职教联盟内活动11次,参加集团联盟活动共计17次,参加的领导、教师、学生共计781人次。

  学校和集团内企业工作合作,修订了13个专业、2个培养方向(升学和就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程标准合计148 门。共同修订并编写了36门课程“项目过关制”教学标准及36门课程的“项目过关制”考核标准。共组织派出124人次参加了集团的教育教学培训、教师技能专业培训等。学校同成渝地区、川南地区7所高职院校签订了中高职培养协议,和泸州职院、化工职院、航天职院开展了4个专业的五年贯通培养,近两年总共招收学生358人。

  六、现代学徒制试点

  我校是四川省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目前,学校现代学徒制班共有11个,学生372人,合作企业3个。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企业特点,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与四川魔力风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师匠互动、项目驱动、中高衔接、递进成长”的培养模式,通过每月“2+2”的教学时段分配,学校老师和企业技师“师匠互动”共同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企业技师以岗位技能为依据,确定教学项目,按照学校项目过关制教学改革要求实施教学,学生中职学习三年后,通过对口高考进入企业合作的高职院校,达到“递进成长”的目标,成为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形成“基于岗位标准、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典型案例。

  2019年,中餐烹饪技术专业与安徽中厨集团合作,构建了“四共一体、实岗实训、家校融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企业技师驻校,每天“0.4+0.6”教学时段分配,以每天负责教师工作餐的方式实岗实训。目前,第一批顶实习学生工资达7000元以上,得到家长、社会高度认可。

  2020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途虎养车·成都天和致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项目分段、校企轮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岗位技能为主线,以项目训练为载体,校内教学按照“0.5+0.5”分配(学校负责半天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企业完成半天专业核心课项目训练),完成校内项目教学后,学生到企业实践该项目。由于每个技能项目校内实训考核合格后即到企业生产实训,学生专业技能完全达到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学生就业后没有培训适应期。形成了“初次就业即是熟练技术工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典型案例。

  七、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中高企合作,服务企业,服务高校

  与成渝地区7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主动与成渝地区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让职高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提升学生成长平台。主动为资中县域内企业、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开展专业服务。

  2.专业对接,服务三农

  一是学校按照资中县脱贫攻坚要求,派出1名教师担任第一书记,派出4名专业课教师参加扶贫驻村工作,积极为农户规划发展产业。为4户农户规划发展产业5个,产生经济效益300万元。

  二是开展“家、校、生”融通服务,为农村、农户宣传国家政策、传授技术,帮助农户脱贫。共组织学生参加“家、校、生”融通服务455人次。

  三是主动服务县域内专业农户,为资中县翠溪血橙农民合作社编制《柑桔种植技术手册》,组织农业类专业学生210人次参与翠溪血橙合作社、廖进贵蔬菜种植农场生产服务。

  3.工学结合助力贫困学生成长

  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经验。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企业向学生支付了实习报酬,3年来我校学生通过岗位实习,挣到了3600多万元的实习报酬,解决了一批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改善了我校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傅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