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赛场外的奉献
亚洲飞人“苏神”苏炳添、举重世界冠军李大银、花样滑冰奥运会亚军韩聪、女排朱婷……在一个个奥运健儿的背后,有他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他叫桂超,锦州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毕业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在读硕士,28岁的他,已经是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了,工作5年来,他不仅是国家卫健委认证康复治疗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认证运动处方师,还获得了挪威悬吊训练师体能方向认证和国家体育总局队医培训认证,从今年开始,担任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创伤骨科康复组组长。
通过采访,我们认识了低调谦逊的桂超。面对取得的成绩,他总是说:“我相信谁在做这个工作,都会努力做好。我还在路上。”走近锦州医科大学优秀学子桂超,在故事中感受一份奥运赛场外的奉献,感受康复运动医学专业的意义。
与苏炳添的合影
骄傲!工作中感受家国情怀
9秒83!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一鸣惊人,给中国乃至亚洲短跑树立了新的丰碑。9秒95,苏炳添获得全运会男子百米决赛冠军!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些动人心弦的时刻,桂超一次次激动地从家中欢呼起来!作为曾经为苏炳添进行过康复治疗的康复师,桂超说,“‘苏神’的体育精神感染了我,我更加为从事的职业而自豪!”
桂超是一名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也是赛场下一名特殊的“参赛者”。他工作很认真踏实,对待工作有着与运动员一样的拼劲儿,因为在他心中,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付出,帮助职业运动员更好完成挑战、突破极限。桂超先后担任国家体操队、举重队康复师,为国家游泳、田径、女排等项目备战奥运助力。专业、敬业、乐业的他,深得运动员们的信任和好评。
与举重世界冠军李大银、花样滑冰世锦赛冠军韩聪合影
工作以外,悟性很高的桂超还积极开展科技助力奥运课题研究,他的研究方向是运动医学保守及术后康复治疗技术。在体育界,因训练、比赛带来的身体损伤,很多优秀运动员不得不终止职业体育生涯,这是体育界共同的遗憾,成为困扰运动员们的“顽疾”。从事这份工作越久,桂超就越希望能够减少这种遗憾的发生.他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帮助运动员远离伤病、恢复伤病、防治伤病,让他们真正能够无忧无虑地在赛场上拼搏,创造更大的可能。
桂超说,虽然日复一日的工作十分辛苦单调,但他很爱这份工作带给他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我们是帮助运动员追梦的人。这个梦,往小了说,是运动员付出了毕生的事业追求;往大了说是祖国荣誉之梦,是人类的竞技体育之梦。同时,我也真心感谢运动员,他们的拼搏精神,让我感受到了炽热的家国情怀,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与女排朱婷、姚迪的合影
自豪!我是锦州医大人
除了为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保驾护航,在桂超心里,其实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还有一份更大的期待和追求,这份追求是源自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我希望康复与运动医学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或者以科学的方式减少病人的运动损伤。当病人功能受损导致生理心理承受双重压力时,可以为他们恢复功能、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桂超说,尽管自己的力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他愿意用所学尽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身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始于在锦州医科大学入学的那个秋天。第一次接触“康复与运动医学”的理念是在专业课的课堂上。看着老师课件上“康复与运动医学”的定义,桂超说当时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仍旧一字不差地牢牢记在了心间,并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加深刻感悟到了“康复医学”四个字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意义。
谈到在本科期间在校求学的日子,在这个梦想起航的地方,充满了桂超所有美好的回忆。专心致志的学习时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社会实践,不断开阔他的眼界,启迪着他的思维。“锦州医科大学之于我,是严父也是慈母。正是对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标准、严要求,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喜欢学院里师生、同学之间浓浓的亲情,这种情感教育也让我更加尊重每一个个体,珍惜生命的美好。在工作中,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起马院长、想起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内心变得坚强,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好自己选择的路。”
桂超说,“厚德修身 精术济世”是锦州医科大学的校训,随着阅历的增加,校训也成了他人生的座右铭。“德”与“术”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厚”是不断积累,“精”是精益求精,这是母校对学子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的一种期待和守望。作为锦州医大学子,桂超说,他取得的小小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他代表的更不是他自己,是运动康复学专业全体学子。母校精神时刻激励着他们,要始终心怀人民、人民至上,竭尽所能帮助每一名患者,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人民健康”的璀璨星河。
桂超接受CCTV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