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沈阳在“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以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沈阳“文化+”建设,创新文化业态、产业模式,有效集聚和整合沈阳特色文化、市场资本、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不断繁荣沈阳文化事业,开创沈阳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的新局面。
立足新发展阶段有效回应党中央三方面期待
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对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东北振兴的排头兵,要把党中央的精神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切实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任务与使命。大力推动沈阳“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以实际行动有力回应党中央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期待。
有力促进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新要求。当前东北发展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文化+”是新兴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够延伸到各个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沈阳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建设,能够促进沈阳振兴取得新突破,以经济发展有力回应党中央对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新期待。
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沈阳推动“文化+”建设,可以在多样化、多层次上下功夫,开展更多惠民工作,增加更多公共文化服务产业,加深人民群众对沈阳文化的认识,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以人民幸福有力回应党中央对坚守“人民情怀”的新期待。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取得四方面成效
提升城市发展新动能。想要发挥文化在振兴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把文化元素融合、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围绕自身特色文化布局特色产业,形成城市发展的强大竞争力。沈阳历史悠久,文化形态多样且丰富,打造沈阳“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注入无穷潜力,进而带动沈阳整体发展,是推动沈阳实现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的强劲引擎。
为市场注入创新活力。市场是由产业与企业构成的大系统,城市的活力在市场,发展的信心也在市场。宏观层面看,“文化+”具有业态新、涉面广、动力强等特点,与传统产业结合,能够超越传统思维局限、突破单一发展模式,推动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看,推动“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加快市场流通。推动沈阳“文化+”建设,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文化产业,必将为这座城市注入活力与朝气。
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五年增长了185%。其早已突破自身局限,以前所未有的动能与活力驱动科技、金融、旅游等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沈阳经济无论从结构还是在质量,对比新发展理念要求都存在差距,推动沈阳“文化+”建设,以文促城、以城兴文,是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强有力的着力点,能够切实增强沈阳经济的韧性,促进沈阳经济转型升级。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文化产业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效益。实践证明,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沈阳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展示沈阳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元素,用文明的风尚塑造人、用崇高的价值培养人,凝聚好沈阳人民向上、向善、向美的振兴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遵循五方面重要原则
坚持重点发展,精准设计“文化+”建设方向。“文化+”是宽泛、广阔的融合产业模式,沈阳推动“文化+”建设应有重点、有方向。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梳理实际需要的组织和领域,通过资源整合,恰如其分地凸显其特色和水平。比如,做“文化+旅游”,形成不可替代的沈阳文化旅游主题;深耕细作“文化+装备制造”大文章等。要通过这些精准设计,明确重点领域和方向,创建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进而形成独具沈阳魅力的“文化+”产业模式。
坚持战略引领,统筹协调“文化+”发展格局。推动“文化+”建设要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思路上不能“片面化”、方法上不能“单一化”、实施上不能“碎片化”。“文化+”建设应与实现沈阳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相联系,通过编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措施,进行总体布局。具体来讲,沈阳文化资源丰富,可以被重点开发的对象较多,但需要统筹协调,明确各类文化的发展路径,通过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沈阳城市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坚持人才优先,注重凝练“文化+”特色品牌。人才是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支撑。沈阳要充分发挥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有针对性委托培养高科技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高端运营管理人才等,使他们既能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又能了解市场需求、既能熟悉文化产业内涵又能具备融资运营能力。要聚焦重点领域,紧跟“文化+”发展形势,大力开展人才引进。要转变发展思路,加强与国内外“文化+”管理运营团队合作,在满足当下需要的同时培养本土人才团队,为沈阳文化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多的优势,加强文化内涵研究,找出沈阳“文化”的内核与基因,以沈阳特色文化打造超级IP,真正做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文化+”多方资源。谋划和推动“文化+”,要抢抓机遇,抢占“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动权。政府部门要认真研究中央关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吃准吃透精神,结合沈阳实际制定推进“文化+”发展政策。要强化保障措施,对重点支持领域、产业、企业,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发展“文化+”,离不开文化产业和社会市场要素的互动,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各方积极性,搭建平台、架设桥梁,实现沈阳“文化+”跨越式发展。
坚持行动落地,有效实施“文化+”动态调整。“文化+”建设急不得更等不起,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扎稳打、扎实推动。要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及时发布具有沈阳特色的“文化+”指数,定期发布《沈阳“文化+”白皮书》,以此来服务与评估沈阳“文化+”建设。要建立推行绩效评价体系及相应的工作督查机制,形成推进工作闭环管理系统。要坚持动态调整,既要调整文化内涵,及时发现、挖掘、补充沈阳特色文化,又要根据建设实际修正“文化+”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增强适应性,实现文化持续引领,文化事业持续繁荣,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作者介绍】孙雷,东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辽宁省公共政策与城市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