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云南昆明四区同庆—秉发展宗旨砥砺奋进

2019-08-12
来源:智慧中国    

  8月12日上午,昆明会堂举行了“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高新区、经开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和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邀请了昆明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委会主任迅先生,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阳宗,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培文先生和党工委书记武斌先生先后发布新闻。分别介绍了70年来各区的经济发展与成就。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流域面积192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1.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7米,平均水深20米,总蓄水量6.17亿立方米,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2009年10月9日,省委、省政府从统筹阳宗海区域保护、治理和开发的高度出发,决定成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托管昆明市宜良县汤池街道、呈贡区七甸街道和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3个镇(街道),辖38个村委会(社区)、178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总面积546 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万人。

  9年来,阳宗海致力于“生态立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阳宗海保护治理成效明显。一是坚持依法治湖。修订了《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为真正实现阳宗海区域的“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取缔关闭企业9家,办理环境违法案件50件。二是突出规划引领。按照“由内源到外源、由点源到面源、由环湖到流域”的系统治理思路,科学编制了阳宗海保护治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为实施保护治理工作提供了方向和遵循。三是强化工程治理。先后投入约16亿元,完成了砷污染源综合治理工程、湖体减污降砷工程、阳宗海环湖截污工程、流域内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33个规划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南岸湿地、阳宗镇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村庄清污分流等8个工程项目,通过实施工程治理,有效削减了阳宗海入湖污染负荷。四是创新治理方式。建立区、镇、村、组“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出党建与河(湖)长制“双推进”、“双提升”工作机制和企业河长制。引入第三方参与阳宗海保护治理,解决资金压力问题。五是加强绿化美化。认真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实施义务植树、一级保护区退耕还湖、生态林带建设、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等工作,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0.44%。通过以上措施,阳宗海湖体水质得到了持续改善,从2008年的劣Ⅴ类水恢复到Ⅲ类水,2016年6月至今,湖体水质持续37个月稳定保持在Ⅲ类水。

  同时狠抓“六大产业”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现代物流、旅游服务、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定位,坚持以商招商、挑商选资,成功签约项目62个,协议总投资达913.45亿元。中铝昆铜、云南白药、深国际、京东物流、云南烟草烟叶等知名企业先后建成投产。目前全区共有食品加工企业35家、生物医药企业9家、新型材料深加工企业12家、现代物流企业7家、重点旅游企业11家、知名都市农庄4家,六大产业初具规模。2017年七甸产业园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充分利用着“一山一水一湖一戏”的独特资源禀赋和厚重文化,着力将阳宗海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度假胜地。一批投资大、品质高、带动力强的高端旅游项目投入运营,春城湖畔旅游度假村、柏联SPA温泉、云南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等项目倍受国内外游客亲睐。2015年10月,旅游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充分挖掘民俗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阳宗关索戏、阳宗大香会、汤池“三月三”庙会等传统活动大放异彩,马郎樱桃节、草甸杨梅节、南国山花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蓬勃发展。梁王山现代农业公园已初具规模,牡丹、玫瑰等交相辉映的千亩花海即将向市民开放。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此度假区翻开了开发建设的新篇章,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纪元。作为全国唯一位于内陆省份的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党工委、管委会积极探索、艰苦创业,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湖滨度假、体育休闲、娱乐体验、文化创意、康体养生等核心产业,不断提高旅游度假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特别是2009年全面实行实体化管理以来,度假区始终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发展速度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8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95亿元、财政总收入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旅游收入37.5亿元,分别为1992年的1235倍、403倍、8.3倍和59倍,是2009年的3.2倍、8.2倍、2.8倍和8.4倍。

  1992年建区之初,度假区就将“生态立区”确定为科学发展的核心战略,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发展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在重要路段、节点打造具有度假区特色的生态绿化景观示范,持续提升辖区公园、生态湿地和湖滨绿地的品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提升。2018年,度假区新增绿地29.5公顷,种植乔木1.6万株,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7%、人均公园绿地65平方米,两个指标分别高于全国人均水平19%和51平方米,道路和河道绿化率实现两个100%。先后荣获“美丽中国”十佳度假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首批全国旅游生态胜地等荣誉称号。

  27年来,度假区致力于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合作。对度假区这样一个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的开发区来讲,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开放才有希望。始终坚持把发现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有的放矢,对症施策,重点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干部考核评价等改革任务,切实让改革释放红利、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富集资源要素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大力开展重点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云天化、中电投、华电、大唐电力等大企业、大集团区域性总部入驻度假区,为度假区带来了税收、消费、就业、社会资本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018年,度假区实际到位内资47.3亿元、同比增长25.3%,实际利用外资9345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度假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广泛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做好上合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龙舟赛、环湖自行车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借助外力,激发活力,进一步提升度假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度假区27年的发展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在国家和省市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区域发展,准确把握旅游度假的功能定位,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度假区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李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