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农业经济靠的是人力,工业经济靠的是资源,那么,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就需要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身处祖国内陆的青海来说,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寻求对外开放,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现实选择。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努力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品质生活的“载体”、高水平治理的“大脑”——基于对青海省气候干燥冷凉、绿色能源丰富等省情特点的认识,青海成立数字经济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谋划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数字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取得了一定成效。
青海幅员辽阔,人口较少,交通线漫长。行政、商贸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有效补齐短板,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在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同时,青海省加快收费车道升级改造。今年6月以来,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广场,都有各大银行的服务人员为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开展ETC安装服务。
通过免费安装ETC车载装置,实现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预计今年年底前,各省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的要求,手机移动支付在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
此外,省交通运输厅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客运站实现联网售票,开工建设列入交通运输部三年滚动计划的信息化项目,“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全国性试点项目已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
让我们的目光由实体交通线转向信息高速公路。随着5G网络的推进,基于5G网络的支撑,5G+应用正从计划变为现实。
前不久刚刚闭幕的第二十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依托5G网络的覆盖,西宁主会场和海西分会场互动连线和视频实时传输,现场语音对话清晰,视频回传流畅无卡顿。数字经济发展馆内,各大运营商的5G高速网络体验和产品演示体验受到大家的青睐。借助5G网络,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环境监测等“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的体验让人们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中国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永不落幕的青洽会暨青海招商网”开通上线。
此外,青海省建立全国首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成立青海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协会,出台《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引导我省大型企业加快自身平台建设步伐,推进中小企业工业信息化环境和上云环境。
按照计划,我省在发展壮大数字产业的进程中,将把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锂电、软件服务等特色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布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绿色能源等前沿产业。同时,推进锂电新材料产业、光电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和人工晶体材料产业发展。推动基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实现产业化,将青海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数字产业基地。
不仅如此,“互联网+健康”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健康青海”的重要支撑。目前,青海省四级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初步建成,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会议同步开展。
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建立了省内规模最大、服务模式最先进的远程心电网络信息化诊断中心平台,通过与十余家市级、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建立起远程会诊关系,通过医院心血管专家给予远程指导,能够及时准确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省外援建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更好地利用。泽库县宁秀乡卫生院成功与北京协和医院申请视频会诊;玛沁县医院成功向上海白玉兰医院申请视频会诊。此外,我省首家互联网医院——平安正阳互联网中医院落户海东市,开展远程诊疗、远程病例诊断、医疗医药咨询等服务,让边远地区的慢性病、复诊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名医资源。
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并做出了一些具体安排。时间过半,我们看到,推进网络提速降费,适时布局5G网络,加快智慧广电建设,促进数字技术在交通、电网、医疗、环保等基础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深度应用等目标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