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欠账多,是制约贵州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贫困群众,高度重视改善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建设。2015年,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6450公里。有着“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交通的巨变让人叹为观止。图为黔西南州兴义市马岭河大桥。 唐可/摄
产业发展是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事关贫困群众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路。茶产业是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截至2018年底,贵州茶园面积达752万亩,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图为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茶海。 李利亚/摄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标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贫困群众生活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贵州仍长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期间听取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嘱咐贵州“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还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贵州还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在全国第一;贫困发生率还有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8个百分点;全省85.3%的面积、91.2%的贫困人口、90.6%的贫困乡镇、92.1%的贫困村、82.5%的民族乡镇都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十分繁重。
贵州的干部群众始终牢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时刻不敢有丝毫懈怠,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充分肯定了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称之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给予我们极大鼓舞。总书记还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这既是嘱托,也是鞭策。我们更加切身感受到,贵州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不解决,将愧对中央、愧对历史、愧对4000万贵州父老乡亲。
全省上下大力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贵州大地的最强音,激发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强大奋进激情,向贫困发起新的冲锋。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减少148万人,为近年来减贫人数最多的一年,贫困人口减少到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欠账多,是制约贵州农村脱贫步伐的突出短板。“要想富、先修路”是多年来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在实现县县通高速、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基础上,2017年8月,我们开始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新修农村公路8万公里,确保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公路,今年上半年可全部完成,直接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这一举措深受农民欢迎,他们自发地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工程监理。为解决山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2018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覆盖27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82.7万人,今年上半年可全面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全方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更好保障;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条件。贵州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通水通路通电成本过高地方的群众,很难实现就地脱贫,必须实施易地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我们把中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策机遇,从2015年12月开展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规模1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9.4万人,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的1/6,是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根据贵州特殊的地形地貌、贫困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创造性探索出了“六个坚持”的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即: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目前已完成搬迁入住140多万人,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搬迁入住任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从搬迁工作一开始,我们就高度重视群众搬出来的后续扶持和稳定工作,今年2月系统制订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制度性安排,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搬迁群众进了城,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主动将新旧住房照片挂在新房里,对比今昔变化,由衷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英明决策。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持续稳定脱贫构建牢固的产业支撑。贵州农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水稻三大作物,劳动生产率低,脱贫增收速度慢,尤其是玉米有1200万亩,平均每亩收益仅600多元,传统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进程。经过努力探索,2018年我们下定决心在全省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推行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大幅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全年减种玉米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6万亩,平均每亩增收3079元,带动45.53万户160.84万贫困人口增收,户均增收8296元,人均增收2348元。2019年以来,明确省委省政府各位负责同志领衔,组建专班重点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实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这“三保障”,与“不愁吃、不愁穿”一起,构成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我们咬定底线任务,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两不愁”问题的同时,紧盯“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一项一项地保障到位。教育方面,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扶贫,全面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无障碍入学,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全覆盖,为每个农村中小学配备校医。医疗方面,针对贵州山区山高路远的实际情况,2016年对全省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标准化改造,2017年建成全省一张网,实现省市县乡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2015年远程医疗只有100多个病例,2018年已达到30多万个病例,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从2015年的78.92万人减少至2018年的35.92万人。住房保障方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共改造51万户,其中贫困户20万户,今年可全部完成改造任务。针对农民木结构住房较多的实际状况,特地增加了不透风不漏雨的要求,专项整治透风漏雨老旧住房22万户。在改造中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实施“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坚决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贵州有深度贫困县14个,尽管都不在“三区三州”范围,但2016年末共有贫困人口115.6万,占到全国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的1/5,县均贫困人口8.3万,是全国深度贫困县县均贫困人口的2.8倍。我们深感,贵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才能确保按时打赢。为此,我们推动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不断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8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深度贫困地区共减少贫困人口19.21万户81.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6%。为加大攻坚力度,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调整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今明两年每年再向每个深度贫困县增加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强化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我们在全省各级各部门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广泛开展扶贫大调研活动,推动各级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持续办好“扶贫专线”,开展“第三方”评估监督,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2018年对所有贫困县开展了一轮巡视。综合中央巡视、考核及我省巡视巡查等情况,2018年在全省集中开展了贫困人口漏评错评、贫困人口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治理成效。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从今年5月开始,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专项治理,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今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再一次发出了向贫困决战的严正军令。军令如山。贵州各级党员干部正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决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安排,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责任担当,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与广大群众一起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坚决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希望。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