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火塘暖 文明卫生气象新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2019-02-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习近平  

 

  再次围坐在吉木子洛老阿妈家的火塘边,洛古有格对5年前的选择,更加笃信。

  30岁的洛古有格,是四川凉山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仅有的几名大学生之一,2013年从重庆辞职,回乡搞起了乌金猪养殖。

  “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是希望你能走出大山,你却跑回来养猪!”母亲气得直哭。

  山梁上的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米,清一色的简陋土坯房,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同其他不少村寨一样,这里的彝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展认同上,长期以来与现代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距。

  让洛古有格心有笃定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勉励。

  “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2018年春节前,在三河村吉木子洛老阿妈家的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良方。

  新房在建,产业在兴,风气在变,习惯在变,观念在变。火塘温暖依旧,彝寨气象一新。

  洛古有格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创业明星,母亲变成他最铁杆的粉丝。

  感恩奋进加油干

  空前举措攻坚直过民族脱贫,自我发展意愿拔节生长

  隆冬清晨,雾凇漫山遍野。三河村村民郑土呷怀揣一条尼龙绳,徒步翻过道道山梁。抵达乡道岔路口时,阳光正好从山巅林梢漫透出来。

  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早已在此等候。不远处的红色卡车里,从四川达州运来的44头西门塔尔母牛,背部已喷上编号。

  这天抓阄选牛,村里要求每户家庭来一位代表,拉马俄莫却把一家五口都叫来。“之前养过两头,总共卖了一万八千元,家里一下就脱了贫。今天家里人都过来沾沾喜气。”

  “下一户,郑土呷!”听到叫号,郑土呷一溜烟跑上前来,右手在胸前搓了搓,小心翼翼伸进文件袋,在里面搅一圈,捏出一张小纸条,“7号牛。”

  “每头牛折合6582元,要好好养,不能杀、不能卖,3年内还款,免息。”听着村干部的叮嘱,郑土呷在合同上按下红指印。取出早已备好的尼龙绳,他麻利地牵上牛。这头“宝贝疙瘩”,承载着郑土呷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上世纪50年代,凉山州实行民主改革,世居在这里的彝族群众,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直过民族”。这里的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总书记十分牵挂彝族群众,党的十九大后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就是凉山。在彝区腹地,总书记强调,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温暖了大凉山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极大鼓舞了彝乡儿女脱贫奔小康的斗志。

  面对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力度、综合帮扶力量,感恩奋进响彻大凉山:“精准扶贫‘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农民夜校热闹了,县委党校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泥腿子”。种了一辈子的马铃薯换种后效益剧增,易地搬迁的彝家新寨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一盘乡村旅游的大棋开始布局……

  洛古有格干得更欢了,养殖合作社有110户农户加入,2018年销售仔猪2000多头,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

  “自我发展意愿在前所未有地拔节生长!”火塘里柴火烧得劈啪响,跳动的火焰,映红了洛古有格黝黑脸上的笑容。

  “一村一幼”全覆盖

  让孩子们受到更好教育,掌握人生本领

  “老师,我会念!”看着黑板上的字母“k”,讲台下一排排小手举得踊跃。

  抵达昭觉县三岔河乡中心校时,已近正午时分。教室里,34岁的教务主任刘金贵领着65个彝族孩子,正认真读写拼音。

  回彝乡当老师,是刘金贵人生最勇敢的决定。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工作的他月薪过万。可2011年的一堂语文课,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我妻子在昭觉当老师,有天请了病假。我刚好休假,就去替她上课。”自告奋勇的刘金贵,却在六年级教室败下阵来,“整堂课我使尽全力,胆怯闭塞的学生,还是一脸茫然。”

  深受触动的刘金贵,不久就参加了特岗教师招聘,考入三岔河乡中心校成为小学老师。“彝乡要发展,教育必须跟上,让孩子们受到更好教育,掌握人生本领。”

  刚开始,班里只有12名学生。“秋季农忙,家长让孩子收玉米,班里就只剩三四个了。”刘金贵说。

  学前教育曾是凉山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短板,彝区孩子学汉语晚,语言障碍导致“学业困境”,“厌学—辍学”恶性循环斩而难断。

  “控辍保学”倒逼昭觉县率先在全州探索学前教育。2014年,三岔河乡中心校成立学前班;两年后,“一村一幼”教学点顺利开办。“如今,小娃娃一年级前,都已读过3年学前教育。”刘金贵难掩兴奋。

  正说话间,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冲出教室。三河村7岁的吉麻衣三看见记者,嘴角露出微笑。“会写自己名字吗?”他点点头,拿过记者的笔记本,一笔一画,认认真真。

  “每天放学,吉麻衣三走1小时山路,顺便帮奶奶把马牵回家。”刘金贵告诉记者,老人供3个孙子上学,“地里活再累、再忙,也不允许娃娃缺一堂课。”

  如今,凉山基本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大凉山深处,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就在刘金贵们默默坚守的岁月里萌生。

  移风易俗好生活

  精准扶贫走好群众路线,延续千百年的陈规陋习正被改变

  一间大通屋,几张床,屋里陈设简陋,但很干净。对吉木子洛而言,天天打扫已是习惯成自然。“以前生病,总以为是有鬼附身。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彝族乡亲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总书记的话印在我们心里。现在大家知道了,改变生活习惯,把家里和个人的卫生搞好,‘鬼’就会被驱走了。”老阿妈说。

  深入大凉山腹地,欣喜发现,精准扶贫走好群众路线,锲而不舍驱“鬼”除“魔”,延续千百年的陈规陋习正被改变。对此,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深有感触。

  “门外堆着牛粪,蚊蝇乱飞。”初上任时,村里环境卫生状况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最让他头疼的,是大操大办的风气:一场婚丧嫁娶,动辄花费二三十万元,留下还不完的债。

  “办个喜事,花费这么大,今后日子怎么过?”张凌和驻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劝说,却常遭冷遇。一次入户走访,就被50多岁的说迟阿呷“逐客”:“祖祖辈辈的习俗,凭啥要改?”

  旧风难移,村支部书记某色比日急在心里。他召集村里各家族代表,让大家反复劝说自家族人。最终,三河村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章程,对婚丧嫁娶中的花费作出限制。

  同时,定期开展“四好”文明家庭评比,通过社会扶贫为每户购买洗衣机,引导群众从洗脸、洗手、洗衣服这样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洗衣机在农村是“大件”,“重赏”之下,村民们逐渐形成洗衣服的习惯。而对不愿改变的村民,张凌自有妙招:驻村工作人员自带洗衣粉、水盆,轮流到其家中帮助洗衣服、被套,时间一久,再懒散的村民,脸上也挂不住,加入到讲卫生的行列中。

  如今在三河村、在整个凉山彝区,移风易俗蔚然成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已经深入人心。

 

  延伸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在努力通过发展整体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着力补齐短板。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驻村帮扶机制,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把藏区、彝区作为重中之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之大、综合帮扶力量之强、覆盖范围和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在藏区,推进“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在彝区,实施“十项扶贫工程”,落实一系列支持政策,制定出台《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12个方面提出了34条具体措施。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