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小村庄改写中国“菜篮子”

2019-02-01

[编者按]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40年·改革印记”系列报道,用记者的视频、图片、文字,通过人民网、手机人民网、人民网法人微博、微信、人民视频APP等多个端口,为您讲述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改革印记”,在时光的记忆中传递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感受日新月异的时代巨变。

图为三元朱村大门。(摄影:刘祺)

家住山东济南锦屏家园的韩阿姨最近特别开心,小年刚过,她就不停地来回于蔬菜市场和商超,为即将回家的儿女精选年货。在蔬菜市场,她特意挑选了一副对联:“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指着菜篮子里的时令果蔬,出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韩阿姨告诉我们,今年春节,她要了却一个心愿,就是和孩子说说菜篮子的今昔。

说到“菜篮子”,不得不提起位于山东中北部的寿光,正是这里的一个小村庄,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从根本上改写了中国的“菜篮子”历史。

1500年前,出生于寿光的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寿光人;改革开放以来,因农起步、以菜为先的寿光率先掀起了一场席卷大江南北的“蔬菜革命”,寿光三元朱村率先打响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第一枪,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右)和原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摄影:刘祺)

“土棚子”升级换代,抹不掉的那年那月

1978年9月5日担任村支部书记时,王乐义所在的三元朱村几乎吃饭都难。那年,全村的总收入只有17万块钱,人均分配才101块钱。“就算这样,兑现方案时我都兑现不了,只兑现了65%,也就是人均分配65块钱。”对此,王乐义记忆犹新。

是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王乐义心里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好政策来了,机遇来了,可以下决心带领乡亲们拔穷根了。

那一年,王乐义和村干部制定了栽种林果拔“穷根”的计划:从村里最贫瘠的土地“三岭”突破,依托“东岭苹果西岭桃,南岭山楂带葡萄”打开局面。几年后,果树丰果了,“孬地”反比“好地”收入还多,村民们尝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桶金”的甜头。

温饱问题解决了,村民有了“零花钱”,但“怎么想个法子,让父老乡亲再增收?”想到三元朱村有“土棚子”蔬菜种植的历史,王乐义将目光瞄向了大棚蔬菜。

寿光原先的“土棚子”就是简易大棚,冬天靠烧煤加温,一个冬天要用两三吨煤,只能生产叶菜,不能生产果菜,一年也只能收入个三两千的。

能不能对这种“土棚子”进行改造,冬天生产黄瓜、辣椒、西红柿?王乐义脑海中冒出个大胆的想法:利用阳光,冬天不烧煤生产果菜。“当时生产叶菜不值钱,只有生产人家没有的才能挣钱。”王乐义说。

想法虽然大胆,但做起来谈何容易?在村民眼中,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王乐义下决心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向能人讨教。

从1986年到1989年,他带领村里党员“南征北战”,走了六个省和北京市,行程上万公里,还请来了东北大棚蔬菜种植能人韩师傅。

“真经”取回后,王乐义立即组织村里有经验的种菜能手对那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仔细研究。针对村里原来的烧煤大棚做了五项技术改造,动员村里11户村民忍痛割掉36亩已经抽穗的玉米良田进行新大棚实验,并要求村里17名党员每人带头建一个实验大棚。

进行新大棚实验,现在看来似乎不复杂,但在当年那个环境下却实属不易。

36亩良田玉米刚抽穗儿,要把玉米砍了,不光反对声大,弄不好还要“坐公安局”,村里儿童甚至传出了歌谣:“乐义潮、乐义疯,咋么穷咋么折腾”,好话没一句。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三元朱村所在的孙集镇党委明确表态对新大棚实验给与支持,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更是挺身而出:“乐义啊,搞试验啊就是成功和失败,成功很好,不成功,总结经验再搞,至于砍玉米的事,你放心,就是塌了天,我顶着。”

实验成功了。1989年8月13号建棚,10月18号播种,12月24号黄瓜成熟,由于反季节上市,冬暖式蔬菜大棚每公斤黄瓜卖到了20元。17名党员建的17个大棚平均收入2.7万元,村里一下子冒出了17个双万元户。

全村全县轰动!

王乐义在冬暖式蔬菜大棚里。(资料图)

冬暖式蔬菜大棚——寿光人的摇钱树

“党员带了头,做事有奔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掀起了全村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浪。第二年,三元朱村冬暖式蔬菜大棚建设一下子就达到181亩,全村172户人家平均每户一亩多。当年,乡亲们存款128万。

三元朱村农民有钱了,如何让寿光全县农民都富起来,成了时任县委书记的王伯祥最大的考量。他叫来王乐义,希望他把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向全县推广,形成规模效益。

王乐义回忆说:“王伯祥书记对我说,你当支部书记,是为了咱三元朱村,我当县委书记是为了全县人民啊,咱俩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全县人民大啊。”

那时候,寿光共有32个乡镇,经过调研,有27个乡镇适合搞冬暖式蔬菜大棚。王伯祥说:“27个乡镇搞冬暖式蔬菜大棚实验,搞2000个,我当组长,乐义和韩师傅是全县的技术总指导。”在全县举行的现场会上,王伯祥掷地有声:“在大棚这件事上,你们听我的,我听韩师傅和乐义的。”

作为技术总指导,王乐义要跑27个乡镇,不知道多少天才能跑完一遍,患过直肠癌的他不担心自己的身体,担心的是一旦做得不好就会耽误全县的大事。就在这个时候,王伯祥给他送来了辆崭新的北京212吉普车,让他带车去现场指导。

有了“腿”,王乐义拼劲上来了,他早出晚归,一天跑11个乡镇、40多个村庄,三天就把全县乡镇转了一遍。

这辆老式吉普车如今被安放在三元朱村的展览大厅里,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这辆小车被擦得崭新明亮,丝毫看不出曾经有过的疲惫。

每当看到这辆车,王乐义不由生发出一种敬意:“没有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就没有三元朱村的今天。”当年,王乐义和韩师傅正是坐着这辆吉普车,一年跑了4万多公里,在寿光指导建起了5130个大棚。

1990年,冬暖式蔬菜大棚向全县推广的第一年,建设的5130个大棚全部成功,当年每户平均种菜收入增加到2万多元,为寿光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王乐义告诉我们:“当时寿光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才8700万元,冬暖式蔬菜大棚成了寿光人的摇钱树。”

1991年,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发展到38000亩,1995年更是达到40万亩,当地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寿光蔬菜也扬名四海,三元朱村成了寿光蔬菜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王伯祥书记十分高兴地对王乐义说:“三元朱村为寿光发展蔬菜上了个新台阶,在历史上立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填补了寿光深冬不生产黄瓜的空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全景图。(资料图)

全国农民兄弟都富了,那才叫真富

寿光农民依靠种菜致富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致富改革旋即推向全国。

“1990年腊月二十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来俺村视察,他对俺说,你们农民依靠科技种大棚,通过实践证实了效益很好,你们要把这个技术向全国推广,解决各地区各城市吃菜难的问题。”回忆当年,王乐义历历在目。

1991年2月27日,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新起点”的全国农村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山东召开,来自全国的275名代表现场参观了三元朱村的“冬暖式蔬菜大棚”,不仅一致叫好,还纷纷向王乐义伸手要技术员。

就在送走代表们的那天晚上,三元朱村开了村民大会,王乐义在会上说:“今天,各省市区的领导都来了,看了以后都要技术员!我们怎么办?大道理我不讲,但有一条,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一不搞封闭,二不搞专利,向全社会推广。三元朱村富了不算富,寿光富了也不算富,全国的农民兄弟都富了,那才叫真正的富。”

1991年起,三元朱村开始派技术员到外省去,最多时派出114个技术员,技术员不够,就向各乡镇调,到1997年向全国派送的技术员就达4300多人,分布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就是这一支农民技术队伍,结束了新疆一年有八个月在外地买菜的历程,解决了延安蔬菜不能生产的问题,终结了西藏不生产菜的历史,破解了黑龙江蔬菜不能越冬的顽症。他们用了13年的时间,硬是生生打破了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菜的历史。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蔬菜产业为核心的寿光农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一路发展壮大。如今蔬菜面积发展到60万亩,总产量45亿公斤。蔬菜大棚也由原来的“土棚子”发展到了第七代智能大棚,农民在家里就可以用手机远程遥控操作。2011年,寿光成功发布了“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日均交易量达到1500万公斤,年交易蔬菜35-40亿公斤,成为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如果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方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那么山东寿光三元朱村农民则是以自己的勇敢、勤劳和智慧开辟了中国农民走向富裕的新路子。

如今,三元朱村农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走向新时代,和全国人民一起建设美丽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资料图)

 
 
(责编:聂俊穹、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