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七个文化项目登上省“光荣榜”

2017-06-24
来源:德州新闻网    

  记者6月22日从山东省德州市文广新局获悉,省文化厅日前公布了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品牌项目名单,德州市7个活动项目入选。

  2016年 12月 至2017年3月,全省各地组织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冬春文化惠民活动,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推广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在各市(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初审、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最终9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品牌项目。德州市入选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品牌项目的7个项目为:寻历史进程,感文化韵味——与歌诗宝宝一起走进德州市博物馆、文化惠民沐春风(乐陵)、宁津杂技惠民演出、民间艺术展演(庆云)、非遗进社区——武城柳子戏展演、齐河县“美丽非遗迎新春,欢欢喜喜庆元宵”系列文化活动、禹城市“欢乐下基层”。

  ■项目简介

  1.与歌诗宝宝一起走进德州市博物馆

  2016年12月,德州市博物馆与德州市吟诵协会、德州学院柳湖吟诵团、童话社团共同举办的“寻历史进程,感文化韵味——与歌诗宝宝一起走进德州市博物馆”活动。该活动持续时间1个月,将歌诗宝宝分成了四组共200人,每组50人,先后来到市博物馆参加活动。

  活动中,歌诗宝宝们参观博物馆,朗读《春秋繁露》节选三段、《德州赋》等,家长、大学生、歌诗宝宝共同吟唱《游子吟》等。家长与孩子的位置互换,有了不同的感受与体验,这对父母和子女来说都意义非凡。

  2.文化惠民沐春风

  2016年冬春惠民演出季,乐陵市文广新局开展送戏下乡演出 100场。同时,组织当地庄户剧团利用空闲时间在各乡镇演出20场,邀请专业院团演出10场。积极鼓励文艺创作,对于适时创作一批时代感强、农民喜闻见乐的优秀文艺作品给予创作资金支持。

  演出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激发了乐陵市唯一国有剧团——乐陵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活力,使面临倒闭的剧团借此重新焕发生命力;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庄户剧团,引导他们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3.宁津杂技惠民演出

  “共沐春风扬帆宁津”杂技惠民晚会是宁津县文广新局为全县群众奉献的一台国际水平的演出,演出单位是宁津县杂技团,这些杂技演员常年在国内外演出,这次演出是借演员们春节回家探亲的时机,经过精心组织安排而举办的。

  整个演出精彩大气,演出的节目既有柔术、草帽等传统节目,也有吊环、绸吊、绸操等高空类节目,演出2场,共有1000多名群众现场观看演出。演出让杂技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特别是在学生中间掀起了了解杂技、学习杂技的热潮。

  4.民间艺术展演

  庆云县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由来已久,自1980年以来,每年的春节之后、元宵节之前都要组织乡艺进城展演活动,节目形式丰富多彩,有高跷、狮褓、落子、秧歌、旱船、锣鼓等,演绎队伍都是来自县内各乡镇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庄户剧团。

  自2014年,“乡艺进城展演”改称“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地点在县内4A级旅游景区海岛金山寺山门前广场,目前为止已举办了四届,文艺节目演出内容有落子、秧歌、锣鼓、舞狮、杂技、哈哈腔、东路梆子等多种,惠及观演群众3000余人。

  5.非遗进社区——武城柳子戏展演

  武城柳子戏为市级非遗项目。近年来,每年春节期间武城吕洼柳子吹腔剧团都举办柳子戏展演,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十五,每天2场精彩剧目好戏不断。2017年春节,武城吕洼柳子剧团举办了“非遗进社区——武城柳子戏展演”活动,春节以来,每天两场经典剧目,在传播、传承武城柳子戏的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6.齐河县“美丽非遗迎新春,欢欢喜喜庆元宵”

  2017年元宵节期间,齐河县举办了“美丽非遗迎新春,欢欢喜喜庆元宵”系列文化活动。活动分乡村文艺展演,非遗项目、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展,“正月正、唱大戏、赶大集”文化惠民演出三个版块。乡村文艺展演,全县15个乡镇(街道)组织了15场演出,每场演出10余个节目,参演总人数达到1000余人,观众达到上万人;非遗项目、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展,集中展示了6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禹城市“欢乐下基层”

  活动自3月上旬开始,赴12个乡镇(街道办)敬老院为老人演出12场;到辛寨留守儿童学校、特殊学校等学校为少年儿童演出10场;到乡镇社区(偏远乡村)中演出12-15场;到企业演出10-15场。在“欢乐进基层”活动中,联合业余文艺社区和文化志愿者愿者参加,分成3个演出队伍,把欢乐送往基层。(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杨硕通讯员张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