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树绿水清、景色宜人。在该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政府所在地查哈阳村的一块大草甸子上,一群马儿有的在低着头啃食青草,有的在明镜似的水泡边喝水,几个调皮的小马驹不停地在马群里钻来钻去。
望着散落在草垫子上的马儿,查哈阳村党支部书记苏明光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村集体所有的马群。2015年,村里用2014、2015年两年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70万元购买了60匹马集体饲养,到现在马匹已经增长不少了。”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副乡长敖志远介绍,查哈阳村是达斡尔族聚居村,过去,上级对人口较少民族村的扶持方式是用项目款买牛买马直接分给贫困户,帮扶效果不明显,甚至还助长了一些人的等、靠、要心理。苏明光书记他们村搞集体饲养,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现在我们实施扶持项目时主要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敖志远说。
离开大草甸时,我们坐着苏明光驾驶的越野车驶上了通向乡政府的水泥路。快进查哈阳村时记者看到的是一组组光伏发电设备。苏明光说:“这也是我们村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共投入70万元,去年1月建成开始发电,1年收入可达8万元。”
进入查哈阳村记者看到,水泥路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乡长敖晓丽说:“2016年是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成立60周年,我们乡争取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90多万元,为查哈阳、杜克塔尔两个人口较少民族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改善了群众的夜间出行条件。”
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杜拉尔民族乡也积极争取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扶持种养殖带头人发展生产。
达斡尔族妇女孟玲桃是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鄂温克族聚居村杜克塔尔村的妇代会主任。2016年她投入21万元在自家院子里种植15亩黑木耳,当年收入七八万元。孟玲桃说:“以前15亩地种黄豆1年只能收入七八千元,种植木耳,收入翻了10倍。村里家家都有几亩地的大院子,种植木耳不费人工,一名妇女一年忙上四五个月,不出家门就能收入两三万元。”
初尝种植木耳的甜头,孟玲桃还萌生了自己建设木耳菌袋厂的想法。“现在我从扎兰屯购买菌袋,加上运费每个菌袋价格2.1元,自己建厂后成本可以降低到每袋1.2元。厂子建成后,还可以带动周边妇女搞庭院经济增收致富。”孟玲桃说。
“我们正在为孟玲桃争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支持她建设木耳菌袋厂。”敖晓丽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走进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西博荣村总面积680平方米的民俗旅游区,茅草房顶、大烟囱、木制门楼等达斡尔民居的民族特征让人眼前一亮。大院内,工人们正在做旅游区最后的收尾工作。西博荣村是达斡尔族民族村,77户村民除1户村民是汉族外,其他户都是达斡尔族。2016年,该村争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700万元,开始修建包括达斡尔族民居、厨房、仓库、门楼、广场等设施,开展达斡尔族民俗旅游。
西博荣村村长孟阿音图说:“我们已经签订了今年的接待任务合同,这个旅游区马上就要营业了。”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宗教局局长杜瑛芳介绍,“十二五”以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共争取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1.23亿元,实施了351个项目。从2016年到今年4月底,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已争取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6820万元,涉及基础设施、民族文化传承、精准扶贫项目164个,将惠及全旗76个人口较少民族村,让人口较少民族享受改革发展成果。